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行動支付2025年達9成 |
2018/1/8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無現金時代來臨!行政院長賴清德明(9)日將召開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聚焦2025年達成我國行動支付普及率9成目標,跨部會整合強化基礎環境、應用場域、體驗行銷;為讓消費者「用得安心」,也將著重資訊安全議題「防漏」。
我國目前非現金支付普及率為34%,其中又可區分為電子票證、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國際行動支付4大戰場。主打小額支付的悠遊卡、一卡通等4家電子票證流通量逾9千萬張,每月消費金額上看70億元,搭著大眾運輸「指定用卡」效應,幾乎人手超過一張,國發會將加強推動手機sim卡結合電子票證,進而拓展行動支付普及率。
電子支付具轉帳、儲值及代收代付功能,有歐付寶、橘子支等5家專營業者,消費者下載app申請使用前,需經過實名驗證,身分證字號、出身年月日是「基本款」,身分證發證日期也要填寫,且要上傳身分證正反面照片,經過數小時不等驗證時間才可使用。
金管會已於今年元旦起,放寬電子支付交易及登入都可採用指紋等生物特徵辨識,並新增掃描條碼等多元支付方式,總交易金額有望從168億元再往上衝,使用人數也有望從169萬人大躍進。
少了轉帳、儲值功能,具代收代付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業者,有包括街口支付等5千家支付服務廠商競爭激烈,申請帳號後輸入信用卡資訊,消費時可透過掃瞄qrcode或線上刷卡等方式付款,商家省去裝設實體刷卡機等端末設備程序,深入寧夏夜市、手搖飲料、小吃攤等場域。
惟現行法規明定,月營業額20萬元以下的小商家免開統一發票,營業稅率為1%,一旦超過20萬元門檻,營業稅率一舉攀升為5%。財政部研擬2月將推出行動支付優惠方案,使用行動支付的小商家就算超過20萬元門檻,亦可延長既有繳稅機制,享有1%營業稅,優惠傾向最長3年。<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