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 央行打炒匯 盯上反向ETF |
2018/1/29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 熱錢近來蜂擁匯入台灣,數量之大超乎過往。據了解,中央銀行已經鎖定三、四家外資機構,針對其購買國內的etf、同時又透過「反向etf」來避險的行為,密切監控是否有炒匯之嫌。
外界關注下任央行總裁將由現任副總裁楊金龍內升之際,央行總裁彭淮南不因要交棒了而鬆懈,昨(28)日依舊到央行上班。金融業高層表示,央行關心外資透過反向etf進行炒匯,上周四(25日)邀請國內反向etf發行規模最大的元大投信到央行做簡報,彭淮南親自帶隊聆聽。
據證交所、櫃買中心、央行與金管會已揭露的統計數據,外資元月以來截至24日,合計淨匯入44.43億美元、合約新台幣1,302億元,同期間外資在集中與櫃買市場合計買超738億元。由於公平會罰美商高通公司的234億元,並不計入外資匯出入統計,其間短差的564億元跑哪去了,備受關注。
財金部會決策高層昨(28)日首度解答疑惑,他說:「外資最近很惡劣,買etf同時買inverse etf(反向etf);買一塊錢股票,卻匯進兩塊錢;買futures(期貨),只要匯進來幾毛錢。」
他並表示,外資匯入資金若購買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有不能超過匯入資金30%的限制,但購買反向etf「目前沒有額度限制」;他坦言,「很頭痛」。
決策高層說,央行對市場很關心、很注意,已發現三、四家外資,疑似透過反向etf進行炒匯。
投信高層說,外資買反向etf猶如買共同基金,匯入的是投資本金;若是透過期貨避險,只要匯入保證金,前者金額遠大於後者,這也是為何決策高層會用「買一塊股票卻匯入兩塊錢」、「買futures只要匯入幾毛錢」來形容兩者的差異。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