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 台灣微脂體 南港試啼聲 |
2009/12/4 |
工商 |
| 生技產業技術,可以包覆在藥物外層,以更迅捷、更有效率的方 法發揮藥效,以讓臺灣生技產業登上國際舞台、廣為人知。初創業時,台灣微脂體連招牌都沒有,有的,只是洪基隆從 柏克萊加大化學博士畢業後,在舊金山加大二十幾年的學術研究 經驗,以及曾發表的近120篇的學術論文,可是憑著專業技術和 熱誠,他創立了「台灣微脂體公司」。並在一連串有系統的策略 營運下,逐步擴大規模,今年吸引國際生技創投公司「博樂集團 (burrill&company)」的注意,將資本額從新台幣3億元提升到6 億元,成功跨入國際生技競逐舞台。2002年台灣微脂體做出重要決定,要擴編遷址到南港生技園 區,這件事引起公司內部激烈討論,因為南港生技園區才剛剛成 立,相關設施及週遭交通還尚未完善,從交通便捷的內湖搬到南 港,對正要起步發展的台灣微脂體來說,不能不說是極大的冒險 。當總經理葉志鴻決定遷往南港時,大部分時間待在美國進行 研發的董事長洪基隆回到台北,他眼中看到的南港生技園區,只 有一、兩棟「建築外殼」,內部什麼設施都沒有,附近更是一片 荒蕪,可是他還是尊重葉志鴻的決定。2003年,「台灣微脂體公 司」正式遷到南港生技園區,並成為日後園區對外招募廠商進駐 時的廣告示範廠商。葉志鴻表示,進駐南港生技園區後,因為群聚效應,許多國 外知名藥廠來台參觀時,將此地列為首選,而台灣微脂體公司往 往成為最佳的觀摩工廠。擴大知名度的同時,也創造了日後彼此 合作的空間,更重要的是,藉由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協助,「台灣 微脂體公司」取得多項政府補助。台灣微脂體的知名度打開後,已吸引國內外知名創投公司青 睞,讓尖端的生技業的世界舞台上,臺灣企業尖兵亦佔有一席之 地。 【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