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陸新經濟概念股 聚光 |
2021/10/27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隨中國政策改革步伐持續加速,過去十年中國經濟成長動能已經從投資移至消費,蓬勃發展的產業也從「舊經濟」的房地產、銀行、工業和原物料等族群,轉變至「新經濟」必須與非必須消費、醫療保健、通訊服務、再生能源等相關標的。投信法人認為,「新經濟」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上揚的主力,看好其發展潛力,並將反映在a股長期表現。
瀚亞投資指出,中國政府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積極鼓勵發展新興產業,在結構性轉變的帶動下,消費逐漸取代投資,成為中國最主要成長動能。相較於美國消費比重占整體國內gdp達82%,日本消費占gdp為75%,中國消費比重僅有56%,未來成長空間龐大。
中國的經濟成長模式在過去多年不斷升級,其中又以新興產業表現最卓越,例如商業及專業服務業、保險業、軟體服務業及可再生能源生產商等新型態產業。此外,受惠穩定的獲利成長與市場願意給予更高評價,新興產業整體股價自2016年以來,平均漲逾200%,反觀同期舊經濟產業公司股價平均表現則是小幅下跌。
瀚亞投資認為,目前全球投資人在區域及全球的基金配置中,中國股市遭低配4%,接近歷史最高。此外,預估中國a股2022年的本益比13.7倍,股價淨值比2.1倍,估值相對具吸引力。
瀚亞投資預期,中國政府信用貸款及流動性調整會更加寬鬆,以因應經濟成長率放緩。在歷史經驗上,中國政府維持寬鬆政策,將有助於中國a股表現。在投資策略上,建議投資人可利用選擇多元的中國a股作為參與管道,並聚焦消費、醫療保健及保險、服務業等新經濟族群。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日前中國央行提及,對於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將使得a股市場有機會展現較強韌性。在產業方面,今年以來修正較多的大消費行業,隨中秋、國慶假期消費資料的落地以及消費類基金風格漂移後的回歸,第4季可能會迎來估值修復。<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