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風力發電上緯、東元受益... |
2008/12/1 |
工商時報 |
全球能源短缺的疑慮,並不會隨著原油回檔而消失,在眾多替代能源產業中,風力發電堪稱發電成本最低、對環境污染最少的新興勢力。以國內業者來說,準上櫃股上緯(4733)已開始生產風電葉片,東元(1504)則跨入發電機,算是受益最大的個股。 在替代能源產業當中,風力發電不僅發電的單位成本最為低廉,在風電設備的生產過程中,並不會像太陽能發電一樣,在製造「多晶矽」原料時耗費大量電力,而且有爆炸的風險;也不會如同生質能源,有排擠糧食生產的道德風險;更不會像潮汐或洋流發電一樣,淪為「打高空」,因此發展的潛力更為看好。 只不過,風力發電受限於地形、氣候的限制,全球良好的「風場」有限,加上體積龐大,並非隨處可安裝。相對於太陽能發電主要是應用在個別建築的屋頂(結晶矽太陽能電池)、外牆(薄膜太陽能電池)或特殊地點(如太空船,聚光型太陽能電池),定位大為不同。另一方面,風電的投資金額相對較高,一支風電塔的造價就在1億元左右,而且必須要與整體公共電網併聯,走的是「發電廠」的路子。 因此,風力發電的門檻極高,目前全球的風力機組市場已被前10大廠所寡佔,相關零組件的供應商也屈指可數,小廠可說「看得到卻吃不到」,當然也絕無「蛋塔效應」、如同現階段太陽能市場亂象頻傳的隱憂。 上緯就表示,能打入風電的葉片市場,憑藉的是10餘年來在樹脂材料領域打下的聲譽,以及對於複合材料的特性掌握度,目前全球的競爭對手只有2家(且未來還要合併成1家),因此接單不但不受景氣影響,反而因大廠有分散風險的需求,而加速釋出訂單給該公司,明年是以「倍」來作為成長的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