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內衣廠商黛安芬成立已122年,在台灣也有40個年頭了。40年 來,黛安芬有過許多創新,也有不少挑戰。黛安芬資深行銷經理 黃淑玫透露,黛安芬是首家進入台灣的外商內衣品牌,讓台灣內 衣市場在1968年出現分水嶺,從家庭手工訂做轉變為量產內衣。 當時台灣民風保守,民眾認為內衣難登大雅之堂,也是種禁忌話 題,黛安芬光是說服百貨業者設櫃,就費了不少力氣;後來在 1970年,終於在遠東百貨設立全台首個內衣專櫃,與消費者有了 第一類接觸。 不過,那時的父母不懂得如何教導女兒穿內衣,黛安芬因此訓練 全台第一批專櫃小姐,成為消費者的啟蒙老師。 1968年至1988年,台灣的內衣產業是「從無到有」,台灣當時社 會歷經從農業社會轉型為製造業。1980年代末期,很多內衣工廠 出現,使得供過於求,產品同質性高,讓整體市場出現停滯。 1988年至2008年,內衣產業可說是「黑白變彩色」,台灣從製造 業社會步入服務業,紡織技術的發達、消費者自主意識的提高、 顧客對流行品味的要求等,都讓內衣產業變得多采多姿,產品也 因此容易流於一窩蜂。對於黛安芬或其他競爭品牌而言,創新成 了最大的挑戰。 現在許多內衣品牌流行用代言人,而黛安芬早在1970年代就開風 氣之先,請到當時影視紅星張玉玲穿著胸罩及平口褲入鏡。 英國百年內衣品牌gossard是魔術胸罩的創始者,在1990年代成功 橫掃歐美,當時有代理商引進台灣,卻因受限於不符合亞洲人的 版型而退出市場,直到日前才由台灣奧黛莉重新引進台灣。 黛安芬亞洲總部當時看好這股熱潮,研發出適合亞洲人穿的魔術 胸罩,訴求讓女性穿上就有乳溝的效果。1995年上市以來,在台 灣已累計賣出100萬件,成為黛安芬的明星系列。 1999年,黛安芬推出t恤胸罩,帶動素面內衣的熱潮;2003年的 partybra,則掀起暑假內衣肩帶外露的風潮,屢屢引爆話題。 十年前,法國內衣品牌仙黛爾來台設立分公司,開啟一連串歐系 品牌登台搶灘,目前大型百貨公司就有20多個內衣品牌,小型百 貨也有10多個品牌,有國產品牌、也有進口;而進口品牌還細分 精品及年輕流行款。看在最早登台的外商內衣業者黛安芬的眼裡 ,是欣慰,也是挑戰。 不少消費者都以為黛安芬是台灣自創的本土品牌,其實流著德國 血液的黛安芬,可以說是徹底的「本土化」,讓黛安芬很欣慰。 【摘錄經濟a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