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新聞分析」兩敗俱傷的空鐵競爭 |
2008/7/15 |
工商A4版 |
從民國51年1月遠東航空公司創立台北到高雄的國內第一條定期 航線起,北高航線曾走過一天最高達近60航班的黃金時期,到如 今卻將面對只剩下兩班,甚至成為絕響的稀落,兩岸航空遲遲未 通,再加上高鐵與航空的競爭,應是主因。 早在兩年多前,復興航空董事長范志強就曾經指出,航空業最大 的惡夢是「兩岸未通,高鐵先通」,當時他已預見空鐵競爭將是 兩敗俱傷局面,只是沒有料到航空業會這麼快形陣下來,其中原 由,包括政僚當年決定興建高鐵時,對台灣經濟發太過樂觀,近 幾年政府明知高鐵通車後對空運的灼傷,卻沒有積極作為,以及 超乎都料的高油價等等因素所致。 高鐵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總載客人數約3千萬人次,而根據原預估 ,高鐵通車時估計一年旅客人次可達3600萬八次,證明了當年的 預估太過樂觀,而會出現這麼大的落差,與廠商外移,台灣經濟 不振,南北商業旅行人次不足有明顯關係。 前華信與遠東航空董事長樂大信認為,國內空運市場早年能夠盛 極一時,是因為鐵公路建設不足,隨著一高與二高的完工,國內 空運旅客人次就跟著下跌,後又加上高鐵開通,國內的航空市場 ,更是從民國86年最高峰的1861萬人次,降到去年的632萬人次, 今年很可能跌破500萬人次,以台灣南北啖離,高鐵通車後空運西 部幹線自然是「死路一條」。 高鐵今年4月傳出收技兩平,但是累積虧損近300億,空運業認為 高鐵設站偏遠,聯外交通不便與投資金額太大都是原因,但是這 些情況都可改善,倒是空運的油價問題太嚴重,兩岸通航拖太久 ,已傷到航空業根基,為來只能待政府加快腳步,擴大夷岸週未 包機航班與航點,儘早實現平日包機,並設法給予空運業適當獎 勵與協助,才能幫業者度過難關。 【摘錄工商a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