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科技為鼓勵大學青年投入機械工程研發創新,厚植台灣機械 產業競爭優勢,自2004年起創辦『上銀科技機械碩士論文獎』, 每年經費高達1,000萬元,備受國內機械業與學術界重視及讚譽, 已被譽為機械業的「諾貝爾獎」。以下為本報摘錄得獎精彩論文 。 工具機與零組件特別獎「以即時網路為基的控制系統研製以串並 聯機構為實現例」國立成功大學製造工程研究所研究生李朝修, 指導教授陳響亮博士。 電腦工業的發達,pc-based控制應用成為自動化控制領域的常見 控制架構,自動化業開始導入即時網路技術於伺服傳輸介面上, 該文在探討即時網路的優缺點與驗證。 該論文採用日本三菱電機的sscnet技術來從事運動控制,並利用 工研院epcio技術從事遠端輸出入控制,來建構具嵌入式與分散 式優點的控制系統硬體架構,該實驗重點放在即時網路伺服介面 特有的省配線與抗干擾、具高解析度的控制命令與回授、驅動器 參數管理與即時修改等,這些特點有助於未來高階性能控制器的 研發。 工具機與零組件特別獎「創新進氣結構氣浮平台的設計與分析」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熱流組研究生廖家宏,指導教授 楊鏡堂博。 該文在設計高穩定度及高抗震性氣浮平台,提出創新進氣結構設 計,特點在節流器及氣袋的結合使用,氣體流經節流器形成壓力 降,當承載高度改變時流阻會產生變化,節流器可根據外部負載 變化,自行調節氣墊層內壓力,以提昇平台抗震效果。 實驗進行承載高度量測進而與模擬結果相互比對,得知模擬結果 趨勢正確。該文設計三種創新進氣幾何結構,npat2節流器孔徑 與氣袋深度最大;npat次之,npat1最小。 工具機與零組件特別獎「工具機扭力馬達最佳設計與最佳控制波 形的研製」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研究生楊士進,指導教 授陽毅平博士。 對多軸工具機來說,馬達本體主宰整個機械傳動系統,該論文研 發的新型直接驅動工具機扭力馬達將超越傳統工具機加工的限制 ,進而提升工具機的伺服性能以方便產品的大量生產。 本論文研究目標在於完成一個完整的直驅式工具機馬達設計與製 造流程。從設計觀點,由建立扭力馬達的設計方程式開始,利用 最佳化程式針對特定的目標和規格需求來提升馬達的性能。根據 馬達雛型的製作和測試結果,提出的設計流程可優化馬達各部特 性,性能亦符規格要求。 工具機與零組件特別獎「非正交型車銑複合虛擬工具機運動模擬 系統發展」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研究生吳錫章,指導教授李榮 顯。 面對複雜形狀工件,若在車銑複合工具機上完成所有加工工序, 可減少夾持次數,能有效的提高加工速率與產品精度。由於機台 構型複雜,應用虛擬實境技術於車銑複合虛擬工具機運動模擬系 統上,可避免機台發生干涉情形並可檢視產品加工情況,以評估 其可製造性。 該文以視窗程式為架構,使用opengl作為視窗顯示畫面,發展出 讓使用者以操作介面選擇工具機構型並建構出車銑複合虛擬工具 機模擬系統。最後以一車銑複合工件,透過本文所提出之方法來 呈現虛擬工具機建構流程以及車銑複合工具機加工時的運動模擬 ,並利用vricut實體切削模擬軟體驗證系統後處理轉換的nc程 式。 工具機與零組件特別獎「一個旋轉軸及兩個線性軸同動的輪廓誤 差分析」研究生: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林宗翰,指導教授林榮 信博士。 增加旋轉軸後的多軸工具機雖然有許多優點,但含旋轉軸多軸同 動的結果卻產生額外的輪廓誤差進而造成較差的軌跡輪廓精度, 對於現今要求高精度的需求仍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該文主要分析工作台傾斜式cnc工具機利用一個旋轉軸搭配兩線 性軸同動時所產生的輪廓誤差,並提出利用控制最大輪廓誤差方 式規劃其刀具路徑,將輪廓誤差限制在使用者自行設定值以下, 該文提出一方法可以精確計算出在滿足輪廓誤差內的最大步進量 ,並可將輪廓誤差控制在固定精度需求下,最後透過指令平移方 法更進一步改善含旋轉軸同動之輪廓誤差。 參賽論文研究內容將編輯成光碟供各界索取參閱。有興趣了解參 選者傑出創作,即日起可向上銀科技預約。請將收件人的姓名、 服務/就學單位,郵寄地址,連絡電話以傳真(02)2781-5108號 ,或[email protected]填表登記。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