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準手機網是專為行動智慧手機設計的未上市資訊網,歡迎使用批評指教。
鴻準專業未上市股票新聞佈告欄提供目前未上市股票(興櫃股票)即時公司公告、相關個股新聞及產業新聞。
發佈公司:震南鐵線股份有限公司發佈日期:2023/3/31公告類別:其他
標題:震南鐵線:公告本公司自結合併財務報表112年02月底之負債比率、流動比
內容:公告本公司自結合併財務報表112年02月底之負債比率、流動比率 及速動比率,以供投資人參考。
1.事實發生日:112/03/31
2.發生緣由:依櫃買中心之證櫃審字第1080011412號函辦理
112年02月底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3.財務資訊年度月份:112/02
4.自結流動比率:124.05%
5.自結速動比率:61.54%
6.自結負債比率:58.69%
7.因應措施:依主管機關規定公告。
8.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摘錄公開資訊觀測站-◎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資訊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發佈公司: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日期:2023/3/31
標題:興櫃11強 周漲逾一成
內容:雖然金融市場漸漸走出矽谷銀行、瑞士信貸等歐美銀行業爆雷影響,不過因清明連續假期到來、鄰近季底,台股調節賣壓猶存,本周拉回橫盤整理。不過興櫃個股表現逆勢而行,個股持續活躍,其中光電股穎台科技(6775)就以34.8%周漲幅,登上興櫃漲幅王。
不同於集中市場有調節賣壓,據統計至昨(30)日,本周以來興櫃股票成交金額攀升至117.98億元,成交股數升至2.46億股,成交筆數升至16.21萬筆,三項數據都較前一周增溫。
以個別表現來看,299檔興櫃股本周漲多於跌,漲幅前11強都在一成以上,表現不遜於前一周;不過類股輪動,除了部分停泊在電子股外,運輸、文創、化工、觀光受惠於連續假期的消費利多,亦有買盤點火。
本周漲逾一成的股票中出現四檔百元俱樂部,包含半導體股芯測周漲12.4%,股價再度重返百元關卡;經營停車場自動化設備製造的阜爾運通周漲12.1%,股價創下新高;航運股中信造船周漲10.9%,股價創下新高;連鎖咖啡店路易莎咖啡周漲10.3%。
光電股穎台科技本周大漲34.8%,表現最為亮眼,也是唯一一檔漲幅超過三成的標的;清潔用品股清淨海以25.4%的漲幅排行第二,是繼2月底連續熔斷後,股價再起攻勢;文化創意股唯數上漲23.6%;半導體業眾智上漲14.9%、電子零組件業南俊國際上漲14%、化學工業尚化上漲13.1%;此外,帶起前一波興櫃慶祝行情的星宇航空,周漲幅也有10.1%。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有三檔尖兵登錄興櫃,包含台灣唯一微型vocs(揮發性有機氣體)精密分析儀設計及製造商創控;發展廢棄物綠能循環經濟事業的中台;擁有原料藥及保健品二大事業部的王子製藥;三檔都上演蜜月行情。另外,半導體股天虹在29日改為登錄興櫃一般板。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資訊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發佈日期:2009/12/22產業別:汽車業
標題:電池技術大躍進 電動車起跑
內容:
早在汽柴油引擎車被發明前,電動車就已經問世,但何以到現在,才開始被廣泛注意與發展,動力電池(車用電池)的發展是關鍵因素。
裕隆汽車總經理陳國榮說,目前電池占電動車的成本超過五成;電動車未來十年內能否順利普及,電池技術提升與成本下降,絕對是關鍵。他相信,這樣的一天絕對會來到。
也由於電池是推動電動車的最大關鍵,近年來各大車廠陸續與電池大廠結盟,除了雷諾、日產汽車與日本aesc,豐田汽車與松下、現代汽車與韓國樂金化學(lg chem)結盟,已掌握電池核心技術,以及確保
就連台灣的裕隆集團,也積極參與能元科技的增資,不排除未來電動車量產後,進一步與能元結盟。
金富田科技總經理張金鋒說,電池是讓馬達離開牆壁,可以隨意移動的關鍵。
金富田是知名的電動車馬達供應商,包括美國電動車廠tesla、寶馬(bmw)集團的mini e電動車、台灣裕隆集團開發的
電動車等,都是採用金富田的馬達產品。
不過電動車所需要的電池,可不是一般的電池。試想,我們在行駛車輛的過程中,有時需要重踩油門急加速,有時行駛高速公路需要長時間高速運轉,有時需要載重爬陡坡,也需要大腳油門。
若轉換為電動車,對於電流的需求,也是不穩定的,有時需要瞬間大電流放電,驅動電動馬達加速,有時又要穩定放電,加上車
輛的使用環境更嚴苛,需要克服高熱、高濕度、震動等因素。
國內少數從事電動車、綠能產業研究的集邦科技指出,電動車對電池的要求極高,必須有高能量密度、高電力密度、快速充電與深度放電的特性,且要求成本儘量壓低、使用壽命儘量長。近幾年來,動力電池使用材料與技術有關鍵性突破,更是加速電動車推廣的關鍵。
電池材料種類很多,但如今有愈來愈多研究單位,考慮以鋰電池作為電動車用的動車動力電池。集邦科技研究發現,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是鎳氫電池的三倍)、能量密度大、體積小、重量輕、使用壽命長、自放電率低、無記憶效應等特色,較能滿足電動車的嚴苛需求。
汽車畢竟是「安全第一」的產品;沒有安全,再好的科技、性能,也是惘然。目前電動車最大的安全疑慮,就是來自於電池,也是擋在電動車推廣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一般筆記型電腦的電池,不過是六顆鋰電池串聯,不時傳出有電池爆炸、電腦燒掉的新聞。
一輛電動車,動輒需要三、五千顆的鋰電池,同時大電流放電,產生的高熱難以想像的;高熱不僅可能造成鋰電池效能快速衰耗,更可能造成整輛車爆炸、燒掉的危險,是目前很多開發電動車的廠商,最頭痛的問題。
因此除了電池材料、製程技術之外,散熱系統設計,更重要的是電池管理系統(bms)的技術,更是確保電池維持最佳工作效能、不會過熱,又兼顧安全性的關鍵。
現階段電池廠對於鋰電池多半只提供一年保固,與目前汽車廠提供產品三年以上保固的政策相左,也是電池廠切入動力電池領域必須面對的挑戰。
資訊來源:經濟陳信榮
友站連結: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未上市投資人若以此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 版權所有 © 2014 Hongzhu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