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台驊國際董事長 顏益財立志創業30歲以前就完成自我養成工作 |
2009/6/2 |
工商 |
台驊國際公司董事長顏益財在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就讀的時候, 就已準備自行創業,畢業後有計畫的進入經營不同項目的海運相 關事業工作,進行自我養成的工作,30歲就設立了台驊國際。累積工作歷練,30歲即立業顏益財畢業後第一個工作是進入經營木材船、散裝船的偉仁 船務,隨後進入經營港口代理的台中凱泰船務工作,負責領港上 船、聯繫海關與理貨等工作,上過的船超過300艘,接著進入代理 美國鐵路公司的外商公司、代理菲律賓nscp的船務公司、台灣第 三家開闢美國貨櫃定期航線的嘉新航業、韓國現代商船前在台總 代理宏吉船務等任職,短短4年待了6家公司,1984年30歲的時候 就成立台驊國際,今年3月底台驊成為國內第一家股票上櫃的海運 承攬運送業。顏益財認為,這4年他除了將海運相關業務幾乎都學到手外, 最寶貴的經驗是歷經一些公司關門歇業,也了解到這些公司歇業 的原因,例如在凱泰的時候,公司重要客戶安興航運倒閉,他看 到公司擴充過快的惡果,在嘉新航業時,他看到因為貨櫃調度不 當,櫃子困在美國內陸,造成資金嚴重積壓而陷入周轉不靈的窘 境。1989年台灣股市攻上12,000點的時候,國內房價大漲,顏益 財也有進場投資,但是研究日本的經驗,他採取保守策略,股市 房市崩盤的時候,受到的損失也很小,這些歷練讓他學習到規避 對市場敏銳的觀察,讓台驊在1990年就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在廈門設立據點,不久大陸貨櫃製造業興起,一批批要送交國外 買主的新造貨櫃,讓顏益財嗅到商機,包下新貨櫃運送工作,與 經營定期航線的貨櫃船公司合作,利用這些新造櫃裝貨到交貨港 ,既賺了空櫃運送費,也賺了貨物運費,因為這項提案,台驊在 94到98年間,取得陽明旗下的光明海運在中國大陸的業務總代理 。經營一條龍,擴展海外據點大陸市場快速成長,陽明98年後透過香港公司自己在中國大 陸設立船務公司,台驊雖然失去陽明在中國大陸的總代理權,但 是也少了約束,公司業務反而開始快速擴展,目前台驊在大陸共 設有25個據點,在上海、寧波與天津已經自己成立報關部門,上 海有自用的倉儲,其他據點也透過策略聯盟,從倉儲、報關、到 配送,建立一條龍的服務,今年內預計在長沙、鄭州與泉州設據 點,計畫10年內共在大陸設100個點,泰國與柬埔寨分公司也預計 在今年內設立。在海運市場工作近30年,對於這一波金融海嘯,顏益財認為 ,就海運市場來看,今年第一季已經是谷底,接下來市場將逐漸 往上走,而海運承攬運送業提供的是專業運輸服務,不需要承擔 像船公司那樣的高風險,碰上金融海嘯,不少海攬業因為資金不 足出現問題,像台驊這樣正規經營的公司最受貨主青睞,有利爭 取更多新客戶。顏益財指出,中國大陸講究提供「一條龍」的服務,投資金 額大,公司因此決定將股票申請上櫃,以利公司募資擴展業務, 利用2004年香港與北京簽署的cepa,由香港公司到大陸取得全 外資的一級與二級貨運代理業執照,空運部分也取得一級銅牌與 二級銅牌執照,囊括大陸海空運國際與國內的業務範疇,在200 5年把在大陸的內資企業全部調整為外資企業後,開始辦理股票 在台上櫃工作。雖然面臨全球金融海嘯,但是公司基於長遠考量,決定上櫃 案一切按計畫進行,今年3月底如期將股票上櫃發行。顏益財說, 台驊負債比僅約30%,而且多數是應付帳款,公司正規經營依法 繳稅,it自己控制,還為客戶做資訊管理,絕非一般海運承攬運 送業可以相較,經過金融海嘯將會更加成長茁壯。交棒秉持傳賢不傳子的原則1955年出生的顏益財,目前還不急著交棒的問題,但是他卻 從創立公司開始,就確立事業不傳給子女的原則,公司更不允許 親戚加入,顏益財認為,公司是一個大團體,必須公私分明,不 能有小圈圈,因此即使是太座晚上要和他一起出去應酬,都是在 公司的樓下大廳等候,從未進入公司。顏益財認為,如果是資本密集的事業,傳給第二代成功的可 能性比較高,像海空運承攬業這樣低門檻的行業,台灣投入經營 的公司累計已經有3千家以上,在上海有4、5萬家,但是能夠長期 經營,擁有超過20年歷史的少之又少,存活率並不高,經營者要 非常了解運輸過程每一個環節,與客戶的互動關係非常好,身段 非常柔軟,這個行業靠的是人的特質,出身優渥環境的第二代是 很難適應的,因此台驊未來一定是由專業經理人接棒,沒有世襲 的可能。 【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