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股市表現亮眼,成熟股市諸如美國、德國、日本都有1成以上甚至是超過2成的漲幅,新興股市如印度、巴西、菲律賓、韓國等也有2成以上的表現,若以msci各區域指數表現來看,整體而言以新興亞洲表現最佳,截至2017年12月28日,msci新興亞洲指數去年上漲39.53%,在各大區域中表現奪冠,msci亞太指數也有28.4%的佳績,連帶使去年亞股基金績效跟著紅通通。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從基本面、獲利面和政策題材面來看,都有利於印度股市持續上攻,產業方面包括金融、消費、原物料可多加留意。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指出,在歐美經濟穩定復甦下,仍可望持續帶動東協各國出口回升,除此之外,隨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勞動人口持續增長,未來在人口紅利、廣大內需消費帶動下,有助內需經濟發展,加上接下來包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將陸續舉行大選,官方亦可望釋出政策利多,因此後市表現仍值得期待。
宏利投信股票投資部主管游清翔表示,預計2018年亞洲股市將繼續表現良好,鑑於基期較高,潛在收益可能不會像2017年那樣可觀,但亞洲仍處於周期上漲的中段,並且在各國結構改革的支持下具備穩固的基礎。正如大陸、韓國和印尼,亞洲能夠實現結構性經濟增長,可謂獨領風騷。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以美國為首的少數成熟國家,持續升息走勢與縮表計畫,但歐洲和日本兩大央行保持購債措施,多數新興國家繼續採取降息方式以刺激經濟,讓2018年整體資金供給較2017年增加,有利股票等風險性資產表現。
黃筱雲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大陸保持有序增長下,加上歐美日三大央行明年負債規模合計將突破15兆美元,高於2017年,2018年市場資金動能無虞,亞股後市仍值得期待。<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