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楊育民擬引JUNO來台投資 |
2018/1/11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前羅氏藥廠全球營運技術總裁楊育民表示,免疫細胞療法(car-t)已成趨勢,而此細胞治療還在起步階段,台灣必須趕上這波浪潮,不排除引進他目前任職的美商juno醫療來台投資,加速生醫業卡位。
積極跨足car-t療法的juno,2017年才年重金禮聘楊育民為執行副總裁,主要是藉重其過去在製程開發的專長,目前juno投入的淋巴癌car-t療法,已有100多位加入臨床,預計6月完成收案,並力拚2018年年底上市,成為全球繼諾華、吉利德(gilead)後,第三個取證。
楊育民昨日參加天下雜誌主辦的經濟論壇中表示,免疫療法是很「精準」且「個人化」的醫療,這跟過去醫學及生技業發展大不同。過去治病,要歷經「藥廠到醫院」的供應鏈:廠商製造藥物、存貨,再把藥送到醫院、治療病人。
免疫療法是從「手臂到手臂」的歷程:從病人身上取出血液、篩選出t細胞,再改造t細胞成car-t細胞、培養至一定數量後,注入病人體內。改造後的t細胞如同被喚醒的軍隊,可士氣高昂地攻擊癌細胞。
不過,改造後的t細胞如果太強了,在攻擊完癌細胞後,也會再攻擊好細胞,因此,要如何控制則為成功關鍵。去年楊育民加入juno後,在不斷改善製程後,從第一代到第三代,已將製程時間,從3周降到約2周,且價格降低約三成。
楊育民說,他的目標是要將原本的21天縮短為3~6天,並從淋巴癌延伸至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甚至是實體腫瘤。
楊育民表示,免疫療法已不再是理論,而是貨真價實的存在。2017年8月,諾華推出的car-t療法,成了首例上市的療法。這也開啟生技業的熱潮,如吉利德以119億美元購併kitepharma。2017年12月底,強生和中國「南京傳奇」還簽署協議,權利金達3.5億美元,意味著連中國的基因療法也將強盛。
不過,目前細胞療法的價格極高,如諾華car-t療法的價格達47.5萬美元。因為一個病人的療法需要一個製程,目前製程仍仰賴大量人力。因此,全球76億人口,或許僅有20億、30億人能享用細胞療法,這是很悲傷的事實,希望未來其他40億、50億人口能用到此療法。<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