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高分子鋰電池倍速成長 台灣超能源、鋰新今年投入量產 |
2001/1/19 |
立澄科技 |
根據日本鋰電池業者統計,去(2000)年全球高分子 鋰電池總需求量將達1000萬顆,2002年將成長至4億顆 ,成長幅度頗為驚人,今年台灣將有台灣超能源及鋰新 兩家業者投入量產,展開台灣鋰電池新紀元。 台灣發展鋰電池十分積極,多家業者投入在二次鋰 電池生產,只有鋰新及台灣超能源兩家業者專注在高分 子鋰電池生產,台灣超能源目前已開始試產中、鋰新也 已做好量產準備,今年兩家業者將進入高分子鋰電池量 產,開始台灣鋰電池產業新紀元,證明台灣也有能力進 入門檻較高的鋰電池生產。 目前1顆圓筒型鋰離子電池價格約新台幣90-100元 左右;方型鋰離子電池因設計不同,每顆平均售價約在 120-210元之間;高分子鋰電池則擁有每顆400-500元 的行情。加上高分子鋰電池所使用的材料較鋰離子電池 便宜,如果業者能改善量產良率不高之問題,高分子鋰 電池的利潤空間確實比現有鋰離子電池產品大。 雖然高分子鋰電池發展歷史很久,但一直無法有效 改善良率低、生產成本過高與電容量偏低等缺點,早期 在電池研發人員眼中,高分子鋰電池曾被誤認是比鋰離 子電池低一級之產品。隨著可攜式電子產品逐漸朝向輕 薄化,加上新技術的突破,具有形狀多元化及體積輕薄 之特性的高分子鋰電池,快速成為可充電式電池的明星 產品。 工研院材料所高分子計劃主持人詹益松指出,二次 鋰電池目前商業化最為成功,該產品雖具有最高體積與 重量能量密度者,但所用的金屬罐體厚度過厚、製作工 程複雜困難、電池形狀單一性及漏液的威脅性,也造成 鋰電池未來發展受到限制。 去年全球高分子鋰電池總需求量達1000萬顆,今年 朝向5000萬顆邁進,2002年更可成長至4億顆,快速成 長的市場吸引多家業者投入,目前發展最為快速仍屬日 本業者,台灣及韓國則緊追其後,形成彼此競爭態勢。 台灣目前專業生產高分子鋰電池業者有鋰新及台灣 超能源,去年底美律宣佈有意技轉工研院材料所技術並 投入此市場,具了解,該公司幾經評估後可能不再自行 生產高分子鋰電池,而有意採用轉投資。生產高分子鋰 電池業者不如二次鋰電池多,但是產品前景看俏,今年 台灣可望再加入一家新公司,此家公司技術來自新加坡 ,屆時台灣將有3家公司投入生產,台灣高分子鋰電池 業競爭將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