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精剛去年每股配1.5元股利 |
2007/3/8 |
精剛精密 |
國內專業生產鈦金屬材料製造廠的精剛精密,日昨董事會通過去年每 股配發一.五元股利,其中現金股利一元,股票股利○.五元及改選 董、監事,訂定五月二十二日舉行股東常會。 精剛在產品應用於醫用與商業用均同步成長下,去年營業創歷年之最 ,達九億三千三百萬元,較上一年度成長九三.三五%,上半年稅後 盈餘五千六百萬元,每股純益二.八三元,市場法人預估,去年每股 純益可達四元以上。今年該公司元月營收八千八百餘萬元,成長三○ .五九%,精剛表示,該公司已購地準備擴充產能,預估兩年內陸續 剛成,使產品自製率由現今的四○%,提升到一○○%。 精剛九十一年成立,去年為充實營運資金及擴廠需要,辦理兩次現金 增資,第一次每股溢價十四元,第二次每股溢價二十二元,使股本增 為三億二千九百萬元,主要股東為榮剛材料占股權四二.六%,兆豐 商銀一五.九八%,全球創投五.九二%,建興創投二.三九%,合 計法人股東占七○.八五%,其餘為大股東和經營團隊等擁有。 鈦被稱為全能的金屬,因具高強度、耐腐蝕、重量輕的優異特性,已 被廣泛應用在航太、化工與石油等工業生產中,鈦在焙煉和加工技術 上難度高,需專業研究能力及投入大量的資金與設備,因此進入產業 障礙高;鈦的上游原料為海綿鈦,目前僅美國、俄羅斯、日本和中國 四個國家掌握完整的鈦材工業化生產技術。 台灣並沒生產海綿鈦或鈦錠等上游原料,中游半成品目前僅精剛以進 口錠再加工生產鈦棒、線材,爾後外銷,九十三年外銷以德國及法國 為主,去年則是美國和德國居多,外銷占六二.三五%;精剛表示, 產品主要應用在商用及生醫,商用如眼鏡架、高爾夫球頭等,生醫則 為人工骨骼等,未來則發展到航太零組件。 精剛九十四年生醫用鈦棒產出量為九十九公噸,占全球供應第五名, 市占率約六.五八%,商業用鈦棒產出量三百三十五公噸,亦占全球 供應第五名,占有率九.二九%,由於該公司產能已達滿載,但訂單 量仍相當大,因此,去年計有六成出貨量委由母公司代工量產。 精剛近兩年業績持續成長,九十三年每股純益一.八四元,九十四年 每股純益二.九七元。 【摘錄工商b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