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林忠義 邏輯穩定 提升勝率 |
2018/8/23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基金經理人與ai的關係,可說是米開朗基羅的新雕刻工具,重要的還是在米開朗基羅的腦袋裡」,元大投信副總經理林忠義表示,元大投信致力發展ai智能投資平台,透過量化交易策略讓勝率從過去的45%提高至66%,但智能投資是強化跟基金經理人整合,而非取代。
林忠義指出,元大投信的智能導入是從對外客戶端、基金經理人、後台等三個面向著手,當中包括投信公司的投資四大流程效能改造與投資知識累積,質化與大數據將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是希望投資邏輯的穩定性可受到檢驗。換言之,過去投資檢討是檢討產業配置是否正確,未來則是檢視時效性、可執行性等。
林忠義表示,根據內部80餘位同仁訪查結果,發現基金經理人最討厭的兩件事,就是收集素材、閱讀報告。因為傳統基金經理人花最多時間在拜訪公司、收集資料、寫報告,然而這正是機器的強項,並可幫基金經理人想到各種投資決策,透過對照過去資料,提供可用資訊給基金經理人作為決策參考。
林忠義進一步說明透過ai特徵質資料庫,可提供多元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因為過去分析特徵質資料庫的資料需要五、六個團隊,但現在透過ai,可讓基金經理人有效率地產出,不必透過龐大團隊,而只是為找出一個答案。
對於透過ai或機器學習的量化交易策略,林忠義詮釋是「傳統量化策略的延伸,也可說是進階版」,即提高量化交易策略勝率。據統計,透過ai或機器學習的量化交易策略可將勝率從45%提高至66%。不過,林忠義強調,整合ai與機器學習不是一定讓基金績效提高,而是讓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邏輯是可驗證性的。舉例來說,常言道「價先量行」是對的嗎?當要判斷某日陸股a50是否價先量行時,可運用圖形辨識方法解析,方法是利用ai去看10萬張過去類似走勢圖,再去判斷未來是走高或走低。<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