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陸股反向ETF冒出頭 |
2018/9/10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a股入摩屆滿百天,資金行情卻大失靈,拖累陸股etf元氣大傷。統計a股入摩以來,除陸股反向etf上漲,其餘正向、槓桿etf全盤皆墨,規模表現也剩反向etf成長,最差的etf規模流失達25%。
a股入摩被寄予厚望,今年來,投信強打陸股etf,開展出三大策略:一是元大投信為首的資產管理業者加發etf,訴求一招打天下、精準瞄準入摩題材;二是台新、群益等主打舊有單一etf;三是富邦為首的投信,以成分股涵蓋率,推出同時布局的富邦上証、深100的「組合拳」。
不過,受美中貿易戰及大陸經濟風波影響,入摩行情失靈,上証指數跌到2,700多點,深圳指數更跌掉19%。統計5月31日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來,富邦上証反1、元大滬深300反1及國泰中國a50反1「唯三」收漲,表現出乎預料。
扣除反向etf,國泰投信8月初才掛牌的國泰中國a150,因少跌一段,掛牌來下跌4.4%,績效相對居前,而完整經歷a股入摩的etf中,則以投資上証指數市值50大股票的元大上證50跌8.5%,最抗跌,另外,凱基引進的bp上證50下跌9%、國泰中國a50跌9.5%,也都反映權值股較抗震。
進一步對照規模,入摩以來,也只有三檔反向etf成長,惟反向工具向來不太受到青睞,三檔成長最大的富邦上証反1,波段雖增長6%,規模仍僅4億元。其他正向etf全數縮水,衰退最少是元大msci a股,僅少了1.2%、目前有57億元,再來是fh滬深,衰退4%,最差同樣是群益深中小,流失幅度達25%。
根據東方財富統計,中國當地為入摩而發行的新公募基金,表現也差強人意,惟規模成長多於衰退,反映「大媽們」仍對行情期待。<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