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人才整合 激盪新火花 |
2018/10/12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台新投信主動式基金績效佳,連年拿下政府代操,為讓被動式dtf與主動式基金做更好整合,經理人全數編制在同一部門。
目前etf市占最大是發展最久的元大投信,特別成立指數暨量化事業群,從etf操作到售後服務共3、40人,整合為單一部門,與主動式部門做獨立運作。市占前五大的富邦和國泰等投信,旗下etf開枝散葉,也另有專門管理的量化及指數投資部門。較特殊如去年進軍etf的國票華頓投信,瞄準期貨信託類etf發展,成立期貨信託投資營運部,並從國票期貨挖腳期貨、證券自營的操盤手,但也為了etf特別設立部門。
隨著etf蓬勃,債券etf更密切與壽險一類的專業機構合作,市場開始新興的一股趨勢是:主被動式基金經理人相互整合,或由基金績效常勝軍管理etf。
例如台新基金經理人全數納入投資部,etf經理人跟主動式基金操盤手的工作不刻意劃分,雙方一起開會、交流。今年中才向主管機關遞件申請指數資格認可的中國信託投信,從元大、台新等投信挖腳etf經理人,也沒有另立被動式部門。
台新投信總經理閻正宇表示,2014-2016年間,台新的策略明顯在主動式基金,這幾年績效有目共睹,2017年開展etf,資源重新分配。目前台新主動式基金占整體資源的運用比例還是大,但沒有前幾年高,目的是把一些績效管理的專業納入被動式基金,讓兩種產品做更好結合。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張裕澤指出,以管理難度高的債券etf來說,雖然是被動式管理,但跟客戶溝通,專業投資人提問的問題其實不易理解,經理人如果只有etf的追蹤專業,可能鴨子聽雷。<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