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海外ETF前10強 陸港占8成 |
2018/11/13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陸港股11月以來表現強勁,創業板、中小板、香港恆生、深證成指等漲幅都逾5%,帶動相關etf表現,統計海外股票原型etf表現,前10強中有8檔皆為陸、港股相關etf,前5強更全部由陸港etf包辦,表現相對亮眼,當前大陸經濟和政策發展方向的契合度高,看好陸股前景,為不可忽視板塊。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11月隨利好政策落地,股權質押風險等槓桿因素將逐步化解,且內外部風險因素逐漸消化,陸股可望迎來健康穩定發展新階段,有助股市表現止穩回暖。
中小板成分股獲利穩定,淨利潤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且評價面上p/e相較過去點位,也處在相對合理位階,具備投資價值,後市表現仍值得關注。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指出,大陸中央政治局警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同時,市場堅信大陸政府將釋出更多托市政策,加上證券交易印花稅保持1%稅率不變,北上資金淨流入增加,激勵a股風向指標券商股。當前市場政策底概率偏大,a股中長期健康發展,產業以中央政治局提示擴大內需及創新為未來政策兩大方向。
宏利投信認為,a股獲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促使全球檢視對大陸的策略性配置,並意識到境外陸股不代表整體大陸經濟,a股已是不容忽視的資產類別。產業以工業、消費品、基本原材料和康健護理業所占比重較大。
大陸經濟與產業發展從高耗能、依賴政府固定投資,逐漸轉向高端製造產業和內需消費。張菁惠強調,深中小指數中與高端製造相關的科技、資本設備,內需消費相關產業占比在7成以上,為值得多加關注的板塊。<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