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四大pay進軍台灣,狂電台版四大pay。據金管會提供給立法院預算中心的資料,到2018年7月底,apple、samsung、google及fitbit等四大國際pay共綁逾419萬張國人信用卡,市占率近95%,交易金額則逾238億元,占行動支付金額的近99%。
反觀台版四大pay,即玉山wallet、台灣行動支付的twallet+、中華電信hamiwallet、台灣國際航電garminpay,到2018年7月底僅綁信用卡近22.3萬張,市占率僅5.05%,交易金額3億元,占率更僅1.25%。
金管會解釋,台版四大pay慘遭國際四大pay「電翻」的原因有三,即外國業者品牌知名度高、申請程序簡便、使用介面友善,因而綁卡數及交易金額能快速成長。
金管會強調,其實財金公司推動的taiwanpay重心已不在綁信用卡,而是有網銀、金融卡等多管道,同時台灣在行動支付起步較晚,一開始消費者體驗的確沒有國際支付來得便利,但財金公司也已積極修改,並結合公股行庫、各銀行協助推廣。
財金公司強調,taiwanpay主攻綁金融卡、金融帳戶的業務,提供國內金融業共通的行動支付平台,若以金融卡來算,到2018年底綁卡數已有556萬張,若以轉帳、提款、繳費稅及消費支付來看,總金額已171億元,並不輸以信用卡為主的國際pay。
同時taiwanpay合作的銀行已增加到28家,android與ios系統的手機都可使用,且財金公司表示,國際pay只有感應式支付,但taiwanpay可以有感應式,更主推qrcode掃碼,相信使用上會更便利。
立法院預算中心要求金管會,為協助本國的行動業者提升競爭力,建議定期提供數據資料給相關部會,如國發會、經濟部及財政部等研析,以利推動產業發展,並要滾動式檢討法規,營造有利金融及產業發展的支付環境,促進國內金融科技的發展。
金管會表示,國際與國內四大pay的統計並不是定期申報,而是主動調查,因此到目前為止只有到去年7月底的數字,但金管會對提高行動支付比率,有成立工作小組,會隨時檢討及調整相關法規,協助業者發展,希望提供消費者更好的金融支付體驗。<摘錄工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