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 ESG題材熱 長線釣大魚 |
2019/7/24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 投資求的是「利」,「利」字當頭下,還要管投資標的有沒有做到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嗎?據統計,以今年以來的短線數據來看,公司治理指數、msci新興市場esg指數表現都不如大盤,但若將投資眼光看長,表現則優於大盤,以超過五年來說,有機會多賺3~5個百分點。
過去一季以來,投資市場波動大,多數市場並未為投資人帶來滿意績效,如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例,僅小漲0.7%,msci新興市場esg領先指數更僅0.5%。如只看近一個月漲幅,msci新興市場指數高達6.3%,msci新興市場esg領先指數則為5.7%,讓不少投資人好奇esg等題材是否反而成為投資拖油瓶。
進一步看比較過去兩大指數在三年、五年、十年的表現,可以發現esg領先指數各比新興市場指數多漲0.35、2.3、3.46個百分點,且時間愈長,差距愈大。同樣現象也出現在公司治理議題,自台灣公司治理100指數2015年6月發布以來迄今,其漲幅超過集中市場加權指數6.03個百分點。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粘瑞益表示,根據msci統計,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相關指數長期報酬通常比較好,msci更統計出,當公司發生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相關事件風險時,股價下滑機率將比非公司治理等事件比率高、下滑幅度將大幅提升,因此企業或新興市場重視公司治理,有利中長期表現。
以egs投資來說,元大台灣esg永續etf基金研究團隊認為適合三大族群,一是擔心地雷股的人;二是想效法機構法人的族群;三是想規劃退休標的族群。對想投資重視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公司的投資人來說,可布局相關企業股票、基金、etf。<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