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台商合併 迎戰中外資 |
2008/3/1 |
工商A3版 |
向來「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台灣企業經營哲學,面對中國大 陸這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也出現重大質變。奇美實業、國喬 石化決定在中國市場化敵為友結盟發展,共同迎戰當地中資、外 資企業,其策略模式預料將成為後續台商仿傚的對象。 要發展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台灣企業不能再延用過去島國經濟的 營運模式,在小國稱王不代表能在大國稱雄,台灣幅員、人口、 資源均無法與中國大陸相比,加上近期中資企業大舉在資本市場 上市櫃,整體市值快速增加,已逐漸自成一格,體質愈來愈強, 台商要搶進中國內需市場卡位的門檻將愈來愈高,整體情勢發展 並不利於台商。 奇美實、國喬石化在台灣經營均逾三十年,過去兩家公司在abs 、ps等塑膠樹脂產業領域,幾乎處於完全競爭狀態;事實上,台 灣石化業發展近四十年,也從來未曾出現兩家本土集團主導的公 司,在營運狀況良好時進行合併。 也因此,此次奇美實、國喬兩家石化集團,決定合併雙方鎮江廠 並躍升成為全中國最大abs集團的構想,也就顯的更彌足珍貴了。 奇美、國喬鎮江廠若完成合併,abs樹脂年產能將達七十萬公噸 ,合資公司年營收達一百億人民幣,以規模、獲利水準,未來在 中國或是香港申請上市,其上市價格將享有更高的本益比,資金 籌集成本遠較其他中小型廠來得便宜,對於資本密集的石化產業 而言,也相對提升不少競爭力,因為,在全球企業大型化的趨勢 下,唯有產能規模更大、資金成本更低,才能創造出更高的獲利 水準。 國喬石化同意合併後成為消滅公司,由奇美鎮江公司存續,此舉 對多數的台灣企業主而言,是相當難的決定,因為國喬鎮江廠近 年來獲利表現不錯,去年預估也有八千萬人民幣的水準,堪稱國 喬的金雞母;然而,現任國喬董事長喻賢璋、總經理蔣正平,均 先後負責國喬鎮江實際營運,充分了解中國大陸的產業及企業競 爭特性,在他們的同意下,最後才能使此合併案踏出關鍵的一步 。 面對中國大陸市場,台灣企業已不能再延用過去中小資本的發展 模式,大型化勢必是一條該走的路,預期將來會有更多的台商, 在中國市場採取更積極的結盟行動,而奇美、國喬僅算是先拋磚 引玉罷了。 【摘錄工商a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