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新興市場賺內需財成熟市場賺工業財 |
2009/12/28 |
經濟日報 |
今年是21世紀頭一個10年中的最後一年,統計過去一年,新興市 場幾乎全賺,成熟市場幾乎全賠。保誠投信投資長張靜宜表示, 在金融海嘯後,新興市場成為引導全球經濟成長的主力,但這並 不意未成熟市場沒有希望,相反的,未來在投資上,新興市場要 賺內需財,成熟市場要賺工業財。 保誠投信指出,過去市場總是認為,長期布局比波段操作好,成 熟股市比新興市場穩。但經過這10年下來,可發現實際情況並不 是如此。張靜宜指出,相較於人口老化與活力衰退的成熟市場, 新興市場的人口優勢,是推升過去10年股市與經濟表現優異的主 因;如果從這個角度考量,可相信未來10年還是新興市場的天下 ,而亞洲與拉美,也可望繼續保有現在的優勢。 另外,即便成熟國家股市過去表現不佳,但張靜宜指出,如果要 讓未來世界的經濟結構更趨均衡,「新興市場多消費,成熟市場 多工作」,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所以未來投資上,新興市場要 賺「內需財」,成熟市場要賺「工業財」。 在新興市場部分,保誠投信表示,既然未來要賺的是內需財,那 麼擁有較大內需市場的國家,自然是優先布局的對象;像人口最 多的中國與印度,以及兼具內需與原物料題材的巴西,甚至是今 年崛起的第五塊金磚印尼,未來仍有相當大的成長機會。 張靜宜表示,從這次哥本哈根會議中可以看到,若要發展綠色科 技,資金短缺是開發中國家的共同問題;未來若要投資綠色產業 ,投資人最好找有政府政策支持、技術水準也夠、財政體質也佳 的國家布局,譬如成熟市場中的美國與德國,或是新興市場中的 中國與巴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科技大廠在全球的代工能力也相當突 出,未來若要賺工業財,台股也是值得留意的標的。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