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中國巴西 綠經濟主角 |
2009/12/9 |
經濟日報 |
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召開的當下,「減碳」再次成了各國之間 角力的主要議題。然而,在新興市場取代成熟市場,成為全球最 大的碳排放區之後,新興市場是否願意為了減碳而犧牲經濟成長 ,攸關《哥本哈根協議》的具體方向。 根據最新數據,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 儘管中、美兩國的碳排放超過全球碳排放的50%,但俄羅斯與印 度,以及韓國、巴西與伊朗等新興市場,所占的碳排放量也是全 球前十大排放國的55.70%。換句話說,新興市場已經取代成熟市 場,成為未來全球碳排放的「主力」(見表)。 保誠投信投資長張靜宜表示,要新興國家犧牲經濟成長,以符合 西方國家的減碳要求是不可能的,這也是中國與印度等國在氣候 變遷大會舉行之前,就事先表明拒絕強制性減碳態度的原因。雖 然強制性的減碳措施在新興國家不可行,但相關的綠建築與綠汽 車等產業,在房市與車市飛快成長的新興國家,卻是最有潛力的 產業。 此外,中國在上周更發布命令,直接對電力、煤炭、鋼鐵、水泥 、有色金屬、焦炭、造紙、皮革、印染等九大污染產業開鍘;而 在中國所扶植的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車、新材料、新醫藥、 生物育種與資訊等七大產業中,跟綠色產業有關的就占了四項。 保誠投信表示,由此可見,對綠色產業而言,雖然「科技」是起 自於成熟市場,但「商機」卻最有可能在新興市場。 另外,廣增森林面積以增加碳權收入,也是新興市場「減碳」的 策略之一,包括中國、中東與印度各國,目前都有相關計畫正在 進行;不過,擁有全球最大雨林(亞馬遜叢林)面積的巴西,才 是碳權收入的最大贏家。 保誠巴西基金經理人周有融指出,巴西總統盧拉最近在這個議題 上的曝光率越來越高,不只跟歐巴馬對談生質能源,也與中國合 作推廣節能汽車,此外盧拉不但與印尼總統蘇西洛達成生物燃料 的合作方案,更與法國總統薩科奇簽署因應氣候變遷的共同計畫 ,並宣佈最新的亞馬遜叢林保育方案。保誠投信建議,綠色產業 商機出現大轉變,投資人在布局相關基金時,不妨持續觀察相關 標的。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