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新光投信:陸股後市可期 |
2009/9/9 |
經濟日報 |
近期陸股利空罩頂,上證綜合指數下跌6.74%、深圳綜合指數摔掉 7.55%,表現相對亞股弱勢。新光中國成長基金經理人鄒政杰表示 ,陸股重挫主要原因,主要圍繞在市場擔心中國股市資金供給減 少、股市籌碼大幅增加、以及新一波宏觀調控持續祭出3大利空, 雖然中國政府刻意引導景氣降溫,但經濟不會失溫,面對中國政 策新變化,陸股短線會進入震盪整理格局,但中長線發展仍值得 期待。 中國政府一連串經濟降溫動作,目的無非讓中國經濟在不失溫的 情況下,復甦之路走得更穩更久,立意實屬良善,而非一昧打擊 股市投機氣氛,儘管8月31日上證綜合指數暴跌192點,以2,667.75 點收盤,創下自2008年6月以來,近15個月的單日最大跌幅,不 過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前景仍十分看好,投資人若未掌握陸股年初 以來的強勁走勢,不妨趁陸股拉回整理期間,分批進場佈局,重 新掌握下波陸股拉回反彈的進場良機。 目前看來,8月31日陸股大跌後,9月1日陸股並未出現續跌,鄒政 杰表示,這波陸股回檔實屬漲多後拉回整理,不影響陸股中長期 多頭表現,從指數修正位置來看,上證綜合指數在2,500至2,600點 可望止跌整理,隨即陸股進入短線整理格局,尤其是香港h股、 紅籌股,相較上證綜合指數,目前許多個股價格仍處合理價位, 現在進場佈局仍不會太晚,且中國國營企業潛藏許多投資機會, 中國經濟也步入景氣復甦階段。 鄒政杰建議投資人中長線持有,可以降低短線指數衝擊,由於中 國股市短線可能上下震盪,投資人若難以精準掌握,也可以採取 定時定額長期投資策略,以求攤平進場成本,在漲多回少的格局 下掌握獲利機會。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