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種樹》InnovGreen有個生質能源夢 |
2008/4/28 |
經濟日報 |
一早從台北出發到河內,還是趕不上一天一班飛往昆嵩省的班機 ,趨勢科技董事長創辦人張明正要視察昆嵩的林地,總得花上兩 天以上的時間。 進入昆嵩,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意,彷彿50年代的台灣農村,牛 車在身邊緩緩踱步,頂著竹籃的當地原住民,正要前往田裡收成 樹薯。 不是為了造林製漿或複雜的碳權,張明正說:「其實我最早的想 法,是希望整合台灣獨特的資源,創造台灣獨特的競爭力」,例 如在農業方面,屏東科技大學就有最好的熱帶農業知識,而且是 全球獨特的知識(knowledge),希望這樣的知識拿到寮國、緬甸 ,因為這些國家要靠農業經濟才可以翻身。 張明正表示,會想到北越造林,是因為北越曾經是戰場,有些地 方布滿有地雷,正因為多年沒有被開發,土地反而保留最原始的 狀態。他先找了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幫忙看土地,發現當地未被 化學肥料汙染,因此希望先種一些經濟作物,讓農民有收入。 幾經研究,張明正所參與投資的innovgreen在越南已有幾塊林地 。張明正強調:「我的目的不在救濟,是希望農民有尊嚴地賺錢 」,而且種樹也不是天天種,一年大概種兩次,一次種四個月, 其他時間就可以種蔬菜,甚至可以種麻風樹,也就是可以種生質 能源的樹種。 所以張明正邀請工研院加入,希望借重工研院在生質能源的技術 ,對innovgreen來說,生質能源部分,會採取較小的規模,因具 有運輸成本降低的優勢,加上氣候是買不到的,預測未來生質能 源的市場將供不應求。 張明正說:「我的目的很簡單,第一步,要問能否賺錢;第二步 ,有沒有利用台灣的優勢」,最後就是要農民能有尊嚴地增加優 勢。未來造林所產生的碳權,甚至可以拿回台灣。 再者,趨勢在日本耕耘已久,日本消費者相當重視養生,也喜歡 有機食品,一旦在越南所生產的有機食物可以獲得認證,同時建 立品牌,包括建立所謂的生產履歷,張明正說,就很「ㄆㄚ了」 (台語,意指值得炫耀)。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