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港版國安法寒蟬效應? 傳港銀啟動客戶政治審查 |
2020/7/21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港版國安法」正在香港金融圈引起寒蟬效應,消息人士透露,匯豐、瑞士信貸、瑞士寶盛和瑞銀等擁有環球財富管理部門 的銀行業者,正擴大對客戶的審核範圍,了解旗下客戶是否與香港社 運活動有關聯,審查期間更追溯到2014年的「佔中運動」以來的政治 立場。
在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港版國安法」,賦予港府要求當地企業 提交用戶數據的權力,雖然已有臉書、谷歌等許多跨國科技公司拒絕 向港府提交用戶數據,但對於在大陸擁有重要商機的金融業者而言, 為避免遭陸港兩地政府「開刀」,開始計畫對自家客戶展開調查。
路透引述消息指出,目前擁有全球財富管理部門的多家銀行,已按 照計畫擴大審查範圍,根據客戶的財富及金融交易來源,審查其在政 治方面的聯繫,並會有額外的調查要求。若客戶被銀行認定為有政治 風險,未來使用銀行服務時將更加困難,甚至可能被禁止使用銀行的 服務。而審查範圍也包括梳理客戶和他們的朋友近期在公共場合、媒 體和社交媒體上所發表的言論。
路透引述一家管理超過2千億美元資產的全球財富管理公司的銀行 業者表示,相關審查追溯期最早可回溯至2014年,以評估相關客戶自 2014年香港「佔中」活動以來的政治立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銀行擴大對客戶的審查範圍,也適用於近期因 「港版國安法」而遭到美國制裁的陸港官員。
針對此事,匯豐沒有正面回應,僅表示「我們已經制定 了適用於全球的嚴格政策和嚴密流程」。瑞士信貸、瑞士寶盛集團和 瑞銀也低調表示不予置評。
香港金管局回覆媒體詢問時,將銀行相關審查動作視為遵守「反洗 錢法」的一部分。金管局表示,香港實施反洗錢法規是「基於國際標 準,包括與政治人物有關的國際標準。相關國際標準和我們對於銀行 業的指引並未改變。」
自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香港自治法案」後,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金管局及業界代表曾會商港資銀行被美方制裁等問題,不過目前美 方尚未推出實質內容,港府只能持續密切留意事態發展,若有具體的 制裁內容,將適時公布指引,協助銀行制定應變方案。<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