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 多重資產基金 買氣升溫 |
2021/3/30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 後疫情時代下多重資產策略持續受到市場青睞。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國內投信發行的多重資產基金類型規模今年已突破千億元至1,177億元,而且今年前兩個月淨申購金額已經超過202億元,與去年全年淨申購金額342億元相比,熱度明顯升溫。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顯示,國內投信發行的各類主動式基金中,今年2月跨國投資多重資產類型淨申購金額達44.7億元,位居第一;其中,旗下發行境內多重資產基金規模達百億元以上者有兩家,分別是安聯投信482億元,以及聯博投信139億元。
統計國內投信旗下境內多重資產類型基金,今年來連續兩個月都呈現淨流入的有安聯、聯博、富邦及野村等四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底安聯投信旗下境內版的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規模持續攀高至440.1億元。
法人分析,多重資產基金的投資策略和商品設計固然是關鍵,不過伴隨境內基金發行級別的多元化,例如從台幣跨至美元、人民幣等,以及遞延手續費率n級別等的陸續推出,滿足更多需求,也讓這類商品關注程度持續增溫。
展望後市,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表示,股市方面,預期可提供高個位數到低雙位數的報酬,多數企業今年生產力、毛利均可望提升。隨股市氛圍轉佳,可轉債市場仍有持續上漲空間。高收益債市資本利得空間較小,但利差大幅擴大可能性不高,投資人可期待較為穩定的收息。
今年成長股與景氣循環股都有投資機會,看好持續成長的區塊,如ai、5g、電子商務、乾淨能源及健康醫療等產業。
富邦投信指出,由於全球半導體產業2021年趨勢不變,結合人們生活模式的改變,遠距辦公帶來的電子產品需求上升,加上5g、高效能運算、ai、物聯網等新興應用的普及,將有利於相關產業發展,在股市高檔震盪之際,選擇多重資產型基金來介入ai題材,是最符合目前趨勢的方式,可逢低或採取定期定額長線布局。<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