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 |
2021/4/21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明(21)日是世界地球日第51周年,愈來愈多基金公司響應以永續投資修復地球的觀念,歐盟也推出相關規範。基金公司認為,永續投資則是真正回歸投資本質,也就是在著眼長期報酬外,以投資實踐作為地球公民的理念。
隨著世界地球日到來,今年的「修復我們的地球」主題在後疫情時代格外重要。施羅德投信總經理謝誠晃表示,作為地球公民,有義務推動永續世界,參與永續投資,正能幫助修復地球。
施羅德集團也宣導「除了獲利、更能受益」(beyond profit)的理念。投資永續基金是修復地球的一個方式,投資「零碳排」主題基金則是另外一種。減碳、低碳甚至零碳排已是各國積極發展永續的重點,投資人可以藉由相關基金來參與。
以施羅德環球永續增長基金為例,除了率先排除對esg有爭議的產業如成人娛樂、石化燃料、菸草、博弈等,重要的是聚焦永續環境、創新未來、健康生活等三大永續主題,重視企業與六大利益關係人的影響。
柏瑞投信表示,全球吹起的永續投資熱潮,促使歐盟推出永續金融揭露規範(sfdr),讓esg投資具有統一揭露標準。好處在於建立一致性與可比性,協助投資人辨別與分類,並杜絕企業或金融產品「漂綠」(greenwashing)行為,同時將可望嘉惠已有永續研究團隊的資產管理公司。
柏瑞投信分析,愈來愈多基金披上「esg」外衣,歐盟適時推出sfdr。歐洲銷售基金若將esg納入投資流程,都必須使用一致標準揭露esg資訊。揭露內容包括投資決策流程的永續性風險政策、永續要素負面效應,並依照產品類型區分「非esg」、「泛esg」、「聚焦環境(e)或社會(s)」和「具備永續投資目標基金」,提供給投資人更一致的資訊標準。<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