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8吋晶圓吃緊 最快明年H2紓解 |
2022/2/9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最新研究指出,8吋晶圓廠因設備取得困難,擴 產不符成本效益,晶圓廠多半僅以產能優化等方式小幅擴產,然而5 g裝置、伺服器、電動車等需求強勁,導致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 供給吃緊,8吋晶圓產能亦嚴重短缺。集邦預期,要解決8吋晶圓供不 應求問題,需等待部份產品大量轉進12吋廠生產,預估時間點落在2 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之間。
雖然部份ic設計業者傾向將電源管理ic轉往12吋廠投片,不過因製 程普遍採用0.11~0.18微米,在晶圓價格普遍較低情況下,晶圓代工 廠接單意願不高,亦會影響轉換速度。業界預估8吋晶圓產能結構性 短缺問題將延續到2024年之後,8吋晶圓代工價格仍有續漲空間,法 人看好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可望成為最大受惠者。
集邦指出,2020~2025年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的12吋約當產能年 複合增長率(cagr)約10%,其中8吋晶圓設備取得困難、擴產不符 成本效益等因素,晶圓廠多半僅以產能優化等方式小幅擴產,產能c agr僅3.3%低於預期。
目前8吋晶圓生產的主流產品包括大尺寸面板驅動ic、cmos影像感 測器、微控制器、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音訊解編碼器(audio codec)等。其中audio codec及部份缺貨情況較嚴重的電源管理ic已 陸續規劃轉進至12吋廠生產。
然而多數的pmic主流製程仍以8吋廠0.11~0.18微米為主,受到長 期供應不足影響,包括聯發科及旗下立錡、高通等ic設計廠已陸續規 劃將部份電源管理ic轉進至12吋廠採用90奈米或55奈米生產。由於製 程轉換需花費時間開發與驗證,現階段90奈米及55奈米bcd製程產能 有限,短期內對8吋產能的紓解幫助不大。
至於codec晶片部份,去年上半年因產能排擠導致交期拉長,進而 導致筆電出貨受影響,去年下半年雖部分一線客戶備貨順利,但仍有 些中小型客戶因取得不易而影響出貨動能。筆電codec最大供應商瑞 昱已與中芯合作,將轉進12吋廠以55奈米製程投片,預計今年中可進 入量產,應可改善ocdec缺貨問題。<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