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王碧瑩 投資…選擇你懂的商品 |
2022/6/21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投資市場波濤洶湧,安聯投信產品首席王碧瑩推薦《撼動華爾街的數學鬼才》一書,從中可了解各路華爾街頂尖對沖基金經理人的興與衰,以及金融市場的起落,繼而認知理智的投資數學模型也可能變成投機豪賭。投資人應引以為戒,注重風險管理,選擇自己懂的標的及產品,才能切實掌握投資機會。
以史為鑑 要控管風險
本書論述多位華爾街頂尖的對沖基金經理人崛起與衰敗的過程,作者將這些量化交易大師的興衰起伏進行研究與描述,讀者能理解這項新興策略的優與劣,以投資界的歷史為鑑,了解股市樣貌與運作。
王碧瑩指出,華爾街頂尖對沖基金經理人的崛起,靠的不僅是他們絕頂聰明的數學天分,更多的時候是一般人難以複製對投資與市場的熱情。他們藉由市場效率假說所建立的量化模型,曾經成功地在市場短暫出現的不效率中,不停地賺取「無風險」的套利機會,同時透過槓桿放大每一次套利的利潤。
然而,當市場愈來愈多的部位傾向同一邊時,透過資產相關性所帶來的風險,竟然完全被忽略了(這就是市場所謂的肥尾效應),這讓投資變得跟賭博沒有兩樣,就像全球量化教父愛德華索普所說的,賭博最大的風險在於──對於自己不瞭解的賭局,亂用槓桿,而投資亦若是。
王碧瑩表示,本書的論述極其有趣,以一場華麗的賭局開場,帶出金融投資市場的詭譎多變,而多數參與其中的交易者、投資人,是否也像全球量化教父口中的賭客一樣,過於偏執、忽視手中的風險呢? 從結果論來看,似乎是的!
正視痛點 錯誤中學習
從某些角度來看,投資與賭局極為相似,兩者都是層次最高的心理戰,賭客若總是將成敗歸咎於運氣,就像是市場的參與者若總是將市場下跌歸咎於「黑天鵝事件」,強調目前所面臨的事件是多麼罕見與不可預測,如此一來,人就無法從錯誤中學習。
因此,歷史會一再的重演,從1987年黑色星期一,1998年ltcm破產事件,甚至到2008年金融海嘯,市場崩壞總是起因於:錯誤地計算風險,或者是刻意地忽略真正的風險。
王碧瑩強調,對於投資市場而言,投資與賭博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風險管理,而風險管理的本質就在於避免妄下輸不起的注;因此,投資一旦忽略的風險管理,那麼它就像是一場賭局一樣危險與不可預測。
現今,科技、演算法的進步,新的金融工具盛行,例如etf、虛擬貨幣,nft等資產類別不斷推陳出新,讓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化更快、相關性也更高。歷史可能還是會一再重演,唯有願意正視痛點 (全球經濟╱金融系統崩潰的原因),並且把握每一次經濟事件帶給投資人的寶貴經驗,才可以讓投資回到「資產增值」的本質。
未來,面對未知的市場與投資環境,王碧瑩建議投資人選擇自己懂的標的及產品,抑或選擇值得信賴的資產管理業者,才是致勝關鍵。
<摘錄經濟-◎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