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兩大基金 全球ESG投資標竿 |
2022/8/25 |
公開資訊觀測站 |
今年全球極端氣候頻傳,歐美多國飽受熱浪侵襲,讓減碳、淨零碳 排議題熱度同步升溫,更成為國際重要主權基金、退休基金在投資布 局時的重點指標,根據調查,全球知名基金如挪威主權基金、日本退 休基金、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加拿大退休金計畫等加總規模高達上 兆美元,皆訂定嚴格的esg投資標準,已成為主導全球esg投資的標竿 。
除了投資決策納入esg因子,若不符合esg規定之企業,甚至會被這 些國際基金列為黑名單並遭撤資。
pgim保德信全球生態友善esg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書廷指出,es g不僅為各國政府力行方針,也成為左右資本市場發展的另一項重要 因子,當國際主權基金、退休基金這類長線投資資金,紛紛轉向擁抱 具有esg作為的企業,代表若企業經營忽略esg風險,將面臨大型法人 撤資等風險。
例如日本退休基金相當重視標的公司是否能創造長期投資價值,以 及能提供持續穩定的固定收益,因此要求將esg納入投資流程,完全 實現esg整合,並著重esg指數投資;挪威主權基金則是詳細追蹤與分 析標的企業的永續發展狀況,甚至透過「撤資」不符規定企業之方式 ,達成永續投資目標。
環境和社會問題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層面廣且深,標的企業若能符 合esg標準、付出更多作為,有效減少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進而 提升企業整體營運獲利表現、降低籌資成本,讓法人資金、企業、投 資人達到三贏局面。
除了國際對於esg重視度日趨上升,台灣身為全球供應鏈,也無法 置身事外,特別是歐盟碳邊境稅將於2026年正式上路,屆時台灣將面 臨高達336億元的稅費影響,為了因應該政策自明年起進入三年過渡 期,台灣政府開始從用碳大戶開徵,同時,金管會也要求資本額20億 元以上的上市櫃企業需編制2022年永續報告書,在在反映接軌esg浪 潮的必要。
柏瑞投信表示,今年來資金流入esg資產的速度雖放緩,主要是受 到金融環境影響,而不是投資人對esg資產的興趣減弱,市場需求仍 相對有撐。此外,歐洲央行7月表示,未來在購買公司債時,將納入 氣候變化及碳排放等esg相關因素,可望為esg股債市的中長期發展提 供支撐。
為杜絕漂綠風險,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符合富時生態友善 指數篩選之企業做布局選股,這些企業必須有至少2成營收來自綠色 收入,或是籌資目的須直接用於對氣候、環境有益的項目,在reits 方面須同時具備綠建築並符合能源使用效率標準,才能獲得法人資金 青睞。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