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預付金驚人 刺激線上音樂整併 |
2006/10/16 |
飛行網 |
市佔率最高的線上音樂平台kuro與流量最高的入口網站yaho o!摩合作,外界看來是互蒙其利。但背後卻也透露出,台灣線上音 樂市場出現第一波整併風潮之後,是否也進一步牽動市場重新洗牌? 值得關注。 今年是台灣線上音樂蓬勃發展的一年,到目前為止,共有kuro( 賣給了創聯網)、ezpeer、yahoo!奇摩音樂通、及kk box等四家,其中有二家是由p2p(peer to peer ,點對點傳輸)轉型為合法業者。 kuro是這四家業者當中最慢推出合法音樂平台者,該公司卻選擇 與會員最少,但流量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龍頭網站合作,頗有「 放手一搏」的意味。 創聯網與雅虎奇摩熱鬧的合作案背後,卻透露了兩個值得玩味的訊息 。第一,台灣線上音樂已經開始展開合縱連橫的整合動作,業界人士 表示,台灣線上音樂的市場胃納量不夠大,不容易支撐四家合法業者 的生存,市場整併是可以預料到的,但沒有想到,整合動作如此快速 ,這些動作也勢必牽動市場洗牌效應。 第二,業者加速整合的背後,其實是因為音樂版權擁有者實施所謂的 「預付金制度」,造成營運成本負荷過重。台灣唱片業者要求線上音 樂營運商必須先支付一筆龐大的年度授權金(據了解,金額約在新台 幣五千萬元左右),才能取得授權。年度結算時,拆帳後所剩金額, 依合約規定,線上音樂業者不能收回。在此情況下,沒有經濟規模的 業者,將不敷成本。 創聯網與yahoo!奇摩的結盟,固然有著互蒙其利的美意,但從 線上音樂整體發展來看,業界已經嗅出市場整併的味道。一旦雅虎奇 摩在成本及投資報酬率的考量下,打算不再與唱片公司續約,那麼唱 片公司及音樂著作權人的損失,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摘錄工商a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