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日盛投信:東協擴大內需 錢景看好 |
2008/11/10 |
經濟日報 |
受到金融風暴重擊後的全球經濟,從g7、g20到亞歐首腦會議, 各領袖群起找出方法將在懸崖邊的金融體系拉回,10月已有13個 國家宣佈降息,其中包含四個亞洲國家,希望藉此舒緩資金流動 性問題,東協地區亦因風暴致使股市表現不佳,但因該區經濟基 本面良好,金融機構也無大量購買美國次級房貸商品,現東協國 家分別採用內需這劑大補丸,希望能自救成功。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指出,東協、中國及印度等開發 中市場受惠其擁有基礎建設、原物料與龐大人口支撐內需市場, 現面臨這場百年一見的金融,陸續已有國家推出龐大內需建設, 希望帶領國家走出風暴。 香港經濟面對巨大考驗,10月底宣佈計劃砸下700億港元推出超 過100個工務工程,以基建振興經濟,並以「三條腿」並舉的方 式推動基建,除加快10大基建,同時推出更多能即時創造就業的 城市建設,及一系列地區小型工程。南韓政府除了直接對建商與 銀行約1,300億美元融資與支持,也提出14兆韓元(約110億美元) 的振興經濟方案,其中11兆用於財政支出,包括基礎建設等,另 外3兆用於減稅。 中國在三中全會上為經濟政策定調,提出8,000億人民幣救內需, 以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討論,均是以擴大內需與提高農民收入為 主,未來將大量投入資金在基礎建設上。台灣的愛台十二建設, 初估約需3.9兆元,也希望盡快定案上路,帶動台灣經濟生命力。 馬來西亞第二座跨海南大學橋建設,造價約14.5億美元,工程將 於本月初開工,是馬來西亞政府第9個5年計劃中最重要的基建項 目,也是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南大學橋。 楊國昌表示,對東協地區金融業而言,主要以內需為主,雖然短 期仍難抵擋國際股市回檔、全球景氣趨緩及產業淡季等利空襲擊 ,出現短線的修正,但可視為進場佈局的買點,另外,該區通膨 議題高峰已過,而企業也將陸續公佈營收狀況,因此目前觀察重 點應為,檢視企業獲利是否有美國需求減緩影響,加上目前p/e 及p/b皆處於歷史低點,股利率偏高,在價值面極具優勢情形下 ,逢回應該是很好的中長線佈局點。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