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景碩下月1日 65元高價上市 |
2004/10/22 |
景碩科技 |
華碩招牌果然響亮!前耀文總經理郭明棟四年前下臺,帶領一段團隊 重起爐灶成立的bga載板廠-景碩科技(3189),將於十一月一日以 六十五元高價上市,由於背後大股東為華碩的關係,景碩十月廿日的 上市法說會一反電子股慘澹市況,位於君悅飯店三樓的大廳內座無虛 席,然而,此場景的背後,其實有一段鮮少人知的插曲,原來當初對 郭明棟團隊有興趣的不只華碩,還有同樣以bga載板出有的大祥科技 也想入主,但郭明棟團隊考量大祥股東結構太過複雜,最後才投入華 碩懷抱,無以結果論來看,幸好郭明棟最後找上華碩,因為大祥今年 初才被矽品旗下的全懋所合併,若郭明棟當初選的是大祥,說不定現 在已在矽品旗下,成為林文伯虛擬集團的一員了。 隨著高階bga封裝技的成熟,其所使用的載板佔整體封裝成本高達四 至五成,載板的重要性已因高階封裝的趨勢底定,越來越為重要,瞄 準這個趨勢,二○○○年年初,耀文前總經理郭明棟離開耀文,便率 領一批人想朝substrate作為再創業的主力,但中間找資金的過程,之 所以會找上華碩,乃是經過幾次迂迴才有的結果,簡單得說,郭明棟 與華碩高層本來並不認識,而是輾轉由現任華威國際創投董事長張景 溢、萬海董事長陳朝亨、大祥科技前總經理張錦賢等一干人的引進, 才一拍即合。 故事是這樣的,郭明棟在耀文擔任總經理期間就與張景溢熟識,主係 張景溢當初是中華開發負責耀文承銷的後段投資主管,之後,郭明棟 雖然下臺走出,張景溢與郭明棟仍然保持聯絡,當知道郭明有創業的 想法時,張景溢相當樂意透過自己的人脈替郭找尋有意投資郭明棟團 隊的資金,而由於張景溢與萬海董事長陳朝亨早就熟識,恰巧萬海本 身就有投資pbga載板廠-大祥科技(萬海還是大祥科技的最大股東 ),萬海董事長陳朝亨知道郭明棟團隊想要成立載板廠之後,就直接 將郭明棟團隊納入大祥科技,好巧不巧,當時負責大祥科技總經的張 錦賢,與華碩高層施崇棠、童子賢等人都是早期老宏碁人,華碩因為 本身有華瑋、華旭、華毓等創投,一直以來,只要有合適的投資標的 也會積極接觸,當透過張錦賢間接知道有一批來自耀文的團隊想要創 業的時候,就形成郭明棟二選一的局面。 據業界人士表示,由於郭明棟在耀文期間,就深耕一些載板客戶,當 初郭明棟確實考慮過直接進入大祥,如此才不會斷掉原來的客戶關係 ,但大祥科技本身的股東結構相當複雜,光大股東(包括威盛、揚智 都有投資)就有十多位,且大祥雖然以載板為主,但當時的機器設備 並不符合郭明棟想要創業的方向,因此,郭明棟等團隊認為華碩股東 背景單純,對未來公司的決策比較有效率,加上華碩有知名度,對創 業也有加分作用,因此最後才會捨大祥就華碩。 至於華碩為何要投資景碩?其實有兩種說法,一為華碩的創投本身標 的較不具產業關聯性,只要具有投資潛力者,公司都願意培育,因此 華碩投資景碩純屬資金往來關係;第二個說法則是華碩本身雖然是主 機板廠,但也積極朝組裝發展,有鑒於未來組裝一定會整合電路板, 投資景碩,就是迎合未來cob的趨勢,不過,封裝業界人士認為後者 的理由過於牽強,因為cob的趨勢雖然可見,卻還有十多年才可能發 生,華碩抱持這般遠見,時間上似乎太遠。 無論如何,景碩確定於十一月一日挾著eps上看七元、明年營收成長 三成的基本面,以六十五元上市,六十五元的承銷價雖高,但依舊有 法人樂觀視之,對持股五十六%的華碩而言,也將有近六億元的承銷 潛在利益認列,對郭明棟等創業團隊來說,能因華碩而被沾光,也是 當初選擇得到的回饋。 【摘錄財訊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