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持股不到六張 劉連煜:股東行動主義 成功 |
2007/3/19 |
凱擘公司 |
政大法律系教授劉連煜得知法院的裁定後,很高興的說,「這是一 件落實股東行動主義的成功案例」,此案影響經濟層面重大,他將 把這個案例寫進書裡。 美商凱雷集團收購東森媒體,但對大小股東收購價格卻不同,劉連 煜本身持股不到六張,但他深覺收購方式不合理,有損小股東權益 ,決定以小股東之姿,向公司派討公道。 20年前曾擔任律師、目前在學校教公司法的劉連煜,不僅親自出庭 ,並且向法官闡述控制權溢價(con-trolpremium)的理論。在企業 併購實務,買方收購大股東股權時,因含有控制權溢權,確實會提 高收購價,但小股東也應分享控制權溢價,此為我國證券交易法第 43條之1所明定,並非由大股東獨享。 劉連煜表示,東森媒體大股東將自己的股數,以高價賣給凱雷集團 ;卻以較低的收購價格,利用簡易合併程序逐出小股東,還利用撤 銷公開發行方式,迴避證交法公開收購規定,對其他股東十分不公 平。 劉連煜表示,這次同樣向法院聲請裁定的股東不少,但是,大家是 各自提起,亂成一團,且因東森在股東通知書中,未寫明主訴訟所 在地、提起時間、截止時間,很多小股東向法院聲請裁定時,或因 期限已過,或因訴訟所在地錯誤,案子被駁回。 劉連煜表示,在美國的模範公司法及判例中,小股東對收購股價有 異議時,是由上市公司向法院聲請裁定,先提存股票,支付股價差 額給小股東,並負擔訴訟費用,而非像我國這樣,由小股東自力救 濟。東森案,大股東股票早賣了,但小股東還在打官司,顯然我國 相關法制仍有改善的空間。 【摘錄聯合理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