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壽險公司吹起撤資風,宏利人壽總經理歐戴爾昨(4)日表示 ,宏利人壽去年10月併購金復華投信,現已更名宏利投信,宏利 集團在台的壽險、投信事業對台灣市場承諾非常堅定,不會撤資 。 歐戴爾強調,宏利人壽是台灣第一家賣投資型保單的公司,過去 很少銷售高預定利率保單,因此並無利差損的問題,去年底資本 適足率達250%以上。以下是訪談紀要。 問:最近部分外商壽險公司退出台灣市場,宏利人壽是否會跟進 ? 答:去年我們併購金復華投信,現在更名宏利投信,就是因為我 們對台灣市場有信心。外商壽險公司離開,是因為他們有利差損 的問題,但宏利沒有。 宏利在1991年進入台灣市場,2001年起將商品重心轉向投資型保 單,因此幾乎沒有利差損的問題,台灣分公司財務相當穩健。 問:宏利人壽以投資型保單為銷售主軸,一旦政府要課稅可能面 臨很大衝擊? 答:官方對投資型保單課稅議題目前尚未定案,但所有壽險業者 都希望能維持免稅,否則投資型保單要課稅、基金卻不必課稅, 會有不公平的情況,也會有很多投資型保單的客戶因而轉向基金 公司。 目前投資型商品占宏利的比重約五成,另外五成是傳統型商品。 我不否認投資型保單課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宏利人壽 旗下也有基金公司,即使稅賦環境改變,宏利仍然可因應。 問:可否分享其他國家對投資型保單的課稅方式? 答:大部分亞洲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等,對投資 型保單都不課稅。至於西方國家,都是在保單解約、到期後,若 獲利超過一定額度,才會依照保單的型態決定是否課稅,有複雜 的計算方式。台灣政府對於投資型保單課稅問題應該要更審慎。 問:外商退出台灣,很多人說是因為歐洲實施較嚴格的會計準則 ,對台灣計畫採行國際會計準則,你的看法? 答:台灣的會計制度仍然不夠透明,利差損的問題在財務帳上看 不到,因此現在保險公司都不必為此提列準備金。國際會計準則 (ifrs)不一定比較好,也有很多問題正在討論,但至少台灣會 計制度應該朝透明化的方式改進。 問:你認為台灣壽險市場有什麼需要加強的地方? 答:購買保險應該是先談保障,再談報酬率;不過,台灣的客戶 購買保單,都先問有多少報酬率,保障好像只是附屬品,顯然對 保險真正的意義還不夠清楚。 其次,台灣的壽險業務員好像都是在賣商品,而不是為客戶財務 規劃,這樣可能會把不適合的商品賣給客戶。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