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逾放比銀行的營業稅稅負減免優惠,88年政策實施以來,每年 為銀行業注入235億元優惠,有助改善銀行資產品質;隨著近年銀 行業逾放情況明顯改善,預料將逐漸提昇銀行盈餘挹注力道。 根據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本國銀行整體逾放比率在民國90年創 下7.48%的高峰後,近年即持續走低,96年底來到1.84%;今年來 截至5月底止,本國銀行整體逾放比率已再降至1.61%,成為政策 下最大受惠金融機構。 其中,逾放比低於1%的金融機構計有:中國輸出入銀行、台灣工 銀、玉山金控(2884)旗下玉山銀、富邦金控(2881)旗下台北 富邦銀、國泰金控(2882)旗下國泰世華銀行以及台灣銀行等六 家。 財政部自民國88年起,將金融業營業稅稅率由5%調降為2%,法人 指出,此一措施實施以來,平均每年銀行業營業稅降低所增盈餘 轉銷呆帳金額約235億元。88年以來,本國銀行每年平均呆帳提存 約2,220億元,減稅所增盈餘轉銷呆帳比重占提存金額的11%左右 ,因此銀行業營業稅優惠,盈餘轉銷呆帳,小幅提升資產品質。 財政部及金管會為獎勵金融機構資產品質提升,已確定將維持現 行金融機構營業稅優惠,屬於放款本業收入的部分,只須按2%稅 率課徵營業稅,另外的3%營業稅,可用以打銷呆帳抵減;逾放比 低於1%的銀行,3%的營業稅抵減轉銷呆帳後,還可自留為盈餘、 免繳國庫。此將使低逾放比銀行有機會額外增添一筆盈餘來源。 法人分析,營業稅減免優惠措施現階段對銀行業實際影響尚屬有 限。以去年來看,主要金融機構每年一般逾期放款提存比率約為 35%至55%,3%的營業稅稅負減免,金額約在10億至20億元之間 不等,放款呆帳提存費用約在40億至70億元之間,放款呆帳費用 提存金額遠大於3%營業稅的減免。 因此資產品質較佳的金融機構,若其逾放比率低於1%,仍有一般 呆帳提存的需要,減免3%的營業稅優惠,幾乎完全扣抵放款呆帳 提存;至於稅率優惠扣抵後,可保留作為盈餘而免繳國庫部分相 當小。 不過,也有部分法人認為,營業稅稅負減免優惠對於銀行業盈餘 的貢獻力道,主要仍是看各家銀行本身的逾期放款情況而定,隨 著近年銀行業者積極打銷呆帳,資產品質已獲致大幅改善,若再 配合國內景氣逐漸趨於穩定,低逾放比的銀行來自營業稅負減免 的保留盈餘實力,今後將有機會逐步增強。 【摘錄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