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電玩競賽 在台剛萌芽 |
2008/2/1 |
經濟E1版 |
國內首家以舉辦電玩競賽為主的公司成立,名為「台灣電子競技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為國內主要線上遊戲公司及媒體,包括智 冠、橘子、華義、戲谷,還有三立電視台。台灣電競總經理徐人 強說,台灣線上遊戲人口高達430萬人,電玩競技沒理由辦不起來 。 國際電玩競技賽存在多年,共有三大賽事,類似nba或mlb的經 營手法,讓國際電玩競技迅速發展出另一種職業體育:e-sports, 包括國人較熟悉的wcg(worldcybergames)及eswc( electronicsportsworldcup)、cgs(chapionshipgamingseries)。 徐人強指出,國際電玩競技要發展,除了眾多的遊戲人口,還需 有媒體轉播效應。他說,像cgs與dircttv、skytv及startv等電 視網合作,全程轉播賽事,不僅吸引全球電玩迷的眼光,也引入 大筆贊助金,選手身上貼滿各式廣告,類似f1賽車,讓電玩競技 規模越辦越大。韓國政府每年投入4億韓元(相當於新台幣 2,000萬元),已發展出12個職業電玩隊,選手不但一年可賺進 新台幣200萬元,還能成為運動明星,享高額代言費。 反觀國內,電玩競技始終無法發展。年僅24歲的電玩達人劉俊宏 認為,國內尚無職業比賽環境,「想靠打電玩生活,在台灣不大 可能」。徐人強指出,關鍵在全球電玩競技的比賽項目不合國人 口味,「就像全球最多運動人口是足球,台灣卻瘋棒球或籃球」 。 【摘錄經濟e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