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投資型保單 醞釀解約潮 |
2008/4/9 |
工商C1版 |
今年第一季海外基金一片慘綠,這幾年透過投資型保單連結基金 投資的保戶的虧損持續擴大,今年以來不但買氣低落,壽險公司 轉以連動債保單來衝保費收入,接到因為投資虧損而想解約的保 戶來電越來越多。壽險業者表示,解約最虧的是保戶,建議保戶 以檢視標的和改以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來因應。 小蔣去年八月幫小孩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年繳保費十二萬元, 其中六萬元是用來增額投資(單筆投資),另外六萬元是首年度支付 全部保費,不過他連結的台股、reits基金正巧是去年表現最差的 標的,結果現在帳戶剩下不到三萬元,讓他不知如何是好? ing安泰人壽壽險顧問建議小蔣從今年八月起改成每月扣款一萬 元,並且轉換投資標的,至於目前的投資組合,台股基金則持續 投資、reits的部分則停止投資。 這樣一來,他以後每月的一萬元當中,約只有一千多元是來維持 小孩子的壽險保障部位,其餘九千元則可定期定額投資,只要長 期投資的話並定期檢視標的的話,應該就可有比較穩健的報酬, 且不用擔心壽險的部分受到影響。 解約不划算,宜調整投資組合 為什麼解約會不划算?因為去年九月以前買的投資型保單,多數 第一年繳的保費九成以上都被保險公司當作「費用」,也就是第 一年等於沒有投資部位,就算去年九月以後買的,第一年費用率 上限是六○%,多數保險公司在前五年把總費用率一五○%逐年 收取完畢,也就是說,五年之後就不再收取費用了。 所以保戶如果在前幾年提出解約,不但投資帳戶帳戶還沒累積到 多少,碰上這幾年則更慘,還虧損至少一至兩成,但是「費用」 都已經付了,結果本來要規劃的「終身」壽險保障,就可能因為 解約只維持幾年,當然虧大了。 因此保戶除了耐住性子等待全球股市回穩之外,最好也勇敢面對 自己的投資組合,表現欠佳又沒有前景的市場就應該剔除,去轉 換成一些跌深但是前景可期的標的。 更重要的是,既然都是連結基金,加上投資時期長達二十年,最 好是以每月扣款的方式,一方面透過定期定額方式降低投資風險 ,二方面避免投資帳戶價值不足支付危險保費而讓保單失效。 【摘錄工商c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