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營建新秀 專做大型開發案 |
2008/2/13 |
經濟E1版 |
所謂時勢造英雄,房地產復甦邁入第五年,這波景氣讓不少搭上 機會的建商賺了不少錢,也讓不少原本沒沒無聞的年輕老闆趁勢 崛起,包括樺福建設董事長張綱維、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與捷 年建設董事長呂台年都是這兩年在營建舞台爆紅的開發商,而且 他們玩的都是大型開發案,充分展現初生之犢的幹勁。 位於淡水小坪頂山上,占地十萬坪的「環遊郡」,因為總銷售金 額200億元,總戶數高達1,000餘戶,是台灣歷來規模最 大的建案,當初接下號稱搞垮八家建商的「八掛山」的人就是張 綱維。 張綱維是誰?民國59年次的他,出身金門的 軍人家庭,沒有顯赫的家世,也不是營建業第二代,清華大學化 工系畢業後,他沒有照既定的路程當工程師,反而與朋友合夥經 營貿易、禮品與成衣批發的生意,累積了不少財富。 張綱維 擺脫傳統 推捷運共構住宅 自稱這輩子沒當過人家伙計的張綱維,在30歲那年,開始透過 併購建設公司,真正跨足房地產業,並入主樺福建設取得資產; 不到十年,目前已經成為年推案量百億元的建商,他的故事,在 房地產業界堪稱傳奇。 樺福建設目前旗下有九件捷運聯合開發案,完工的住宅超過 2,500戶。因此,這幾年提到樺福建設,很多人第一印象就 是與捷運共構住宅劃上等號。 張綱維說,也許因為自己沒有傳統建商的包袱,使他在房地產業 的經營方向海闊天空。他從不認為蓋房子一定要與地主合建或自 地自建,才會對捷運聯合開發案產生興趣,進而奠定公司的基礎 。 張綱維真正在房地產業界嶄露頭角的個案,是sars過後在台 北縣新店七張站推出的「悠遊市」預售案。由於訴求家在樓上、 捷運站在樓下,很快就銷售一空,也讓房市多了「捷運共構住宅 」這個名詞。 事實上,捷運共構案在台灣發展超過十年,但因建商對法令陌生 ,加上要與公部門打交道,馬上打退堂鼓,有很多捷運聯合開發 案才乏人問津。 張綱維經營建設公司也算是業界一絕,目前公司100位員工中 ,有60多人負責法務、財務與開發,迥異於傳統建設公司靠土 地開發推案。這些經驗,讓樺福在房地產市場,取得不可取代的 優勢。 台中聯聚建設董座江韋侖則是另一個從傳產業跨行到房地產業的 案例。今年47歲、台中土生土長的江韋侖,高中畢業後並未繼 續升學。求知慾望很強的他,在金門服役期間,平均每兩天固定 向圖書館報到,尤其偏好企管方面書籍,兩年下來,無師自通, 奠定日後求職的基礎。 73年初,江韋侖自軍中退伍,進入一家鞋材廠擔任作業員,憑 著一股年輕的熱忱與衝勁,江韋侖很快就受到老闆的賞識,調任 業務部門肩負採購重任。不過當時因公司管理制度不甚健全,一 個月營業額200萬元,虧損卻達250萬元。 江韋侖 追求完美 用企圖心蓋豪宅 為了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江韋侖每天開著車子南北奔波,常常只 有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小憩片刻,就連夜趕到另一個客戶的住處 。很多時候,客戶開門營業時,江韋侖就已出現在門口,令人印 象深刻。 經過一番大力整頓,鞋材廠在一年之後收支平衡,第二年開始賺 錢,公司營業額快速成長,江韋侖也跟著從採購、經理、副總經 理一路爬升,並在28歲時升任總經理。 江韋侖79年轉往大陸投資,陸續在東莞及上海擴展到五座鞋盒 廠,平均每月製造4,000萬個鞋盒,占大陸鞋盒出口量的 23% ,每只鞋盒不到10元,一年卻創造30億元營收,包 括rada、armani、hugo boss等知名品牌, 都是他的客戶。 在朋友鼓吹下,江韋侖85年跨入中部房市,在台中七期重劃區 推出首件高級別墅個案「聯聚和園」,每戶要價2,500萬元 至3,500萬元,14戶別墅有九種造型,由於規劃精緻,成 為業界觀摩的對象,但也因為要求嚴格,結案後有九成的工程及 銷售人員紛紛離職。 第二件個案「聯聚和平大廈」,每坪單價達28萬元,此案在 89年7月完工交屋,正逢921地震後中部房市最低迷時期。 「如果有誰不滿意,可以馬上退屋,公司照原價買回」,江韋侖 在住戶大會上,面對所有已購客戶這麼說。 這番話聽起來有點「臭屁」,可卻代表江韋侖對自已產品的信心 。直到現在,只要聯聚有新案交屋,第一次住戶大會上,都會聽 到江韋侖說這句話。當然,直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戶因此退屋 。 江韋侖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製造鞋盒,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設 計建築,另外三分之一則是周遊各國學習生活。「做盒子、蓋房 子、過生活」成了江韋侖人生寫照,至於成功的關鍵,總歸一句 話,就是追求完美。 呂台年 挑戰困難 投資領域多元化 至於近日因為在台北縣澳底蓋豪宅而爆紅的捷年開發董事長呂台 年,雖然在營建業的資歷只有12年,但投資領域橫跨建築、食 品、旅館、及休閒育樂。 呂台年今年才46歲,但創業時間卻高達28年,18歲那年他 與哥哥劉台捷在台北市成立連鎖沖印店「銀箭彩色」,從此開始 發跡。 兩人後來陸續投資飯店、食品與房地產等事業,28歲那年,呂 台年正式接棒家族企業,並進軍房地產業,目前推出的建案中, 在台北市內湖五期重劃區推出的「捷年新東方」,以每坪57萬 元的高價引起市場注目。 從服務業轉戰營建業的呂台年,將服務業的經營理念拿來蓋房子 ,呂台年表示,他喜歡挑戰困難,年輕的時候就習慣一天工作 16個小時,今年他看好2008年總統大選,目前已準備大舉 投資台灣營建業與服務業,目前已規劃讓捷年建設在台灣上市, 目前股東包括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英國最大餐飲集團皇朝、 香港上市公司天行國際的思正控股,也讓外界見識到呂台年個人 在業界的豐厚人脈。 這三位老闆因為對房地產業抱持理想與願景,面對愈來愈艱困的 經營環境,外界也密切觀察他們未來發展的動態。 【摘錄經濟e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