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日期 |
消息來源 |
薄膜太陽能電池設備就位... |
2008/9/16 |
工商時報 |
在應用材料(amat)、優貝克(ulvac)、歐瑞康(oerlikon)等三大薄膜(thin-film)太陽能電池設備廠,相繼完成設備系統整合及量產準備後,向三大設備廠採購生產線的國內薄膜電池廠如綠能、聯相、宇通光能、富陽光電等業者,年底前亦將陸續導入量產,估計今年底總產能上看100mw(百萬瓦),2010年將逾500mw。 雖然現在太陽能電池市場仍以矽晶圓為主體,不過薄膜電池對多晶矽材料的依賴度低,又無需準備過多現金支付多晶矽料源採購款,因此國內光碟片廠、面板廠、半導體廠等科技業者,新一輪的太陽能電池投資項目,已明顯轉向佈局薄膜太陽能電池。目前已開始生產的業者,包括了聯電轉投資的聯相、大同轉投資的綠能、益通及光寶科技合資的宇通光能、中環投資的富陽光電、以及吉祥全轉投資的旭能光電等。 與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不同之處,在於薄膜電池因技術能力要求較高,對設備廠商的依賴程度也高。以國內業者來看,聯相今年5月以日商優貝克的設備完成量產,富陽則在7月以瑞士商歐瑞康的設備量產,國內唯一採用應用材料sunfab生產線的綠能,因為電池尺寸採8.5代面板規格,是其它兩家設備廠規格的1倍,但已預計12月量產。 業者表示,今年底包括綠能、聯相、富陽等國內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產能順利開出,今年底台灣地區總產能就會達100mw,也代表設備端已無生產上的問題。之後隨著各家業者以一年擴產一倍的速度建廠,國內薄膜電池市場亦正式進入高速成長期,2010年總產能將逾500mw,2014年總產能則上看2gw(十億瓦)。 聯相總經理王修銘表示,多晶矽電池廠近來花大錢與上游材料廠簽下料源長約,且趨於瘋狂搶料的舉動,其實已有押賭明後兩年市場的風險存在,但若之後多晶矽因產能大量開出而價格大跌,將有不少的跌價損失壓力。相對上,對現在佈局薄膜電池的業者來說,雖然轉換率低,但卻可規避多晶矽價格劇烈漲跌的風險,讓公司的營運維持穩定成長。 富陽光電董事長翁明顯上週參加太陽能論壇時亦表示,矽晶材料價格飆漲,但國際油價下跌,各國補助政策又有變,矽晶圓電池有降價壓力,但薄膜電池原本價格相對上就低了15%,卻仍擁有很好的毛利,因此看好薄膜電池將成為未來太陽能電池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