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春過後,金融重建基金(rtc)將加緊規劃出售手中三問題 銀行,目前尚有中華銀行仍待找財顧包裝拍賣事宜,最快登場的將是 東企及花企。據了解,花企因呆帳及放款餘額都在百億元以內,且有 十六家分行位於台北縣市,已有潛在買家探詢,花企可望採整家銀行 出售的方式,加速求售。 至於中華銀部分,由於rtc管委會已授權中央存保公司,自行洽財 顧比價、議價,趕緊將中華銀行拍賣規劃工作發包出去,存保總經理 陳戰勝預估:「中華銀拍賣可能比花企、東企晚一、二週。」目前三 家銀行都有買家探詢,陳戰勝透露:「有些買家只要locatio n(分行位置),不考慮買客源。」 已有一四○家銀行分行的國泰金控,對於rtc手中的問題銀行,表 示只要有好機會都願意看看;另外有不少銀行分行家數在一百家以內 的中小型銀行,也有意參與實地查核,了解是否有機會再擴展據點。 據了解,中華銀放款餘額有一千多億元,帳上已顯現的呆帳就有上百 億元;東企三百多億元放款中,已出現呆帳接近一百億元,因此這二 家銀行極可能會考慮採npl(bad bank)與分行資產(g ood bank)分開出售的方式,降低拍賣難度。 至於花企,其放款餘額僅八十多億元,且多為一百萬元以下小額放款 或房貸,帳上呆帳也僅二十億元左右,買家比較容易評估損失值,加 上花企十六家分行位於台北縣市,且rtc可承諾三分之一分行不限 區域遷移,將給予需要擴展營業據點者最大的彈性,尤其是缺少大台 北地區分行的銀行,極可能會鎖定花企全力投標。 併購腳步去年轉趨沈寂的金控公司,今年包括富邦、國泰、國票、復 華均有買銀行擴充通路的計畫。相關金控業者表示,旗下銀行通路未 達理想規模、或目前無銀行子公司,因此持續對外擴張是今年重要策 略之一,上述金控被視為是參加花企、東企等rtc(金融重建基金 )標案的主要對象。 北富銀目前國內有一二四家分行,但總經理丁予康說:「分行數台北 縣就不是那麼夠,有必要增加」、「對我們來講,一百八十到兩百是 理想規模。」此話被業界解讀為:富邦不會在花企競標案中缺席。 國泰金併世華銀、第七商銀後,銀行體系的國內分行家數一百四十、 為民營銀行通路第一大;惟國泰金總客戶數近一千萬名、所需分行數 比其他銀行多,且麥肯錫顧問公司也提出建議,認為國泰世華銀理想 分行數約兩百五十家。 國泰金副總李長庚說:「有增加分行機會,基本上會蠻有興趣的」, 像他們目前在基隆沒分行,另外,針對具財富管理潛能的羅東,也希 望有分行;對於政府要如何標售三家被接管的銀行,會保持關注。 復華金過去五年來透過併購地區信合社緩步成長,繼併入台南六信與 七信、台東信合社、斗六信合社後,目前分行數好不容易攀抵七十家 ,但據悉,內部規劃要建置一百家分行,因此仍有大幅成長空間。 不過,復華銀目前財務體質相對脆弱,加上元京證納入復華金、再與 復華證合併,以利合併後證券子公司將兩百一十億資本上繳金控的資 本再造計畫,順利的話也要今年第四季才完成。復華金總經理何昌明 說,如果政府願意將三家被接管機構正常資產、負債連同營業(即所 謂good bank)及不良放款(即所謂bad bank)分 割標售,且允許分行自由遷移,他們還是有興趣。 至於國票金,由於是國內十四家金控中,唯一還沒有銀行子公司的金 控;國票金總經理陳明仁說,的確急需銀行金流平台,因票券營業項 目受政府很多限制,且貨幣市場資金緊俏時,票券取得資金的成本通 常比銀行高,國票金已將架構銀行子公司,做為今年業務重點。 【摘錄工商a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