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落幕,外貿協會昨(8)日表示,本屆國內外參觀人數近4.3萬人,較上屆成長32.4%;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買主最多,顯示大陸擴大內需效應正持續發酵。 台灣區機器公會理事長黃博治表示,大陸提出人民幣4兆元擴大內需,將帶動基礎交通建設、汽機車及3c家電等產業需求,機器公會將在4月北京機床展期間,組團前往,並展開調降關稅協商。 黃博治指出,大陸可能是這一波金融風暴後最早復甦的國家,機器公會已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達成共識,將就關稅問題協商。公會也初步定調,以台灣進口工具機關稅最高6%為基礎,協議兩岸同步減半,希望帶動台灣工具機銷往大陸。 參觀人數大增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是金融風暴發生後,全球第一場大型國際工具機展,備受市場矚目。據統計,六天展期,國外參觀人數4,232人,較上屆成長1.2%;國內參觀人數3.87萬人,成長37%。在全球景氣低迷之際,買主仍能逆勢成長。 前五大買主國分別為中國大陸、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及美國;來自新興市場買主約占三成。而貿協規劃的聯合採購洽談會,有來自南韓、烏克蘭、印度、馬來西亞、美國、巴西、澳洲及西班牙等23國、62家廠商參與,共辦理500場次洽談,預估後續採購商機約3,000萬美元。 後續商機可觀 多數參展廠商反映已接到訂單,包括友嘉、三峰、程泰、遠東機械、縉錩、衛乙、譁泰、油機、喬福等。其中油機已收到100萬美元訂單,買主來自土耳其和瑞典;程泰也接到大陸台商二年約100台小型cnc車床訂單。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國外買主詢價情形熱絡,上銀接到南京地下鐵工程承包業者1,000支線性滑軌大單,還有德國、瑞士的訂單,初估3月業績將比2月成長四成。 卓永財指出,全球大廠基於降低成本考量,過去向日本買機器的,最近都紛紛轉向台灣購買,這包括德國、西班牙的工具機、醫療設備廠等,他樂觀預期,今年第三季接單可望回復到去年全年平均水準。 美國absolute machine tools總裁史蒂芬說,今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成效超出預期,美國去年通過「能源改進及延長法案」,預期對風力發電設備會有需求,值得台灣廠商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