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準專業未上市網鴻準專業未上市網免付費專線:0800-675-888
諮詢專線(LINE ID):0919-186-8090986-199-0780929-015-078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鴻準手機網是專為行動智慧手機設計的未上市資訊網,歡迎使用批評指教。

搜尋類別:股票 新聞 討論
鴻準未上市極速飆尋

鴻準專業未上市股票新聞佈告欄提供目前未上市股票(興櫃股票)即時公司公告、相關個股新聞及產業新聞。

首頁 》新聞佈告欄

發佈公司:震南鐵線股份有限公司發佈日期:2023/3/31公告類別:其他 標題:

震南鐵線:公告本公司自結合併財務報表112年02月底之負債比率、流動比

內容:公告本公司自結合併財務報表112年02月底之負債比率、流動比率 及速動比率,以供投資人參考。

1.事實發生日:112/03/31
2.發生緣由:依櫃買中心之證櫃審字第1080011412號函辦理
112年02月底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3.財務資訊年度月份:112/02
4.自結流動比率:124.05%
5.自結速動比率:61.54%
6.自結負債比率:58.69%
7.因應措施:依主管機關規定公告。
8.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摘錄公開資訊觀測站-◎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資訊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公告訊息查詢

發佈日期:
震南鐵線:公告本公司自結合併財務報表112年02月底之負債比率、流動比
瑩碩生技:本公司董事會通過授權董事長及總經理簽訂藥品技術授權合約 與市
瑩碩生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111年度財務報告
瑩碩生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召開112年股東會常會相關事宜
瑩碩生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不分派股利
影一製作:公告本公司製作部總監異動
影一製作:公告本公司發言人異動
鼎恒數位:公告本公司112年2月份自結合併財務報告之負債比率、流動 比
路迦生醫:公告本公司法人董事辭任
路易莎職:公告本公司更換主辦輔導推薦證券商事宜
路易莎職:公告本公司112年2月份自結合併財務報告之流動比率、 速動比
群運環保:本公司民國111年度合併財務報告業經董事會決議通過
群運環保: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
瑞寶基因: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召開112年股東常會事宜
華安醫學: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發行新股
普瑞博生:本公司董事會決議發行112年限制員工權利新股
普瑞博生:本公司111年度財務報告經董事會決議通過
普瑞博生: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召開112年股東常會相關事宜
凱勝綠能:公告本公司取消召開112年第1次股東臨時會
國璽幹細:公告本公司累積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
唯數娛樂:公告本公司財務主管及會計主管異動
高明鐵企:公告本公司112年02月合併報表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負債比
泰山電子:本公司董事會通過決議股利分派
宸曜科技:公告本公司稽核主管變更案(補充112/3/24重大訊息)
美萌科技:公告本公司稽核主管異動
美萌科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設置公司治理主管
美萌科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召開112年股東常會相關事宜
施吉生技: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召開一一二年度股東常會相關事宜
施吉生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案
施吉生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不分配股利
施吉生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一一○年第二次現金增資計畫項目 金額變更
施吉生技: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一一○年第一次現金增資計畫項目 金額變更
施吉生技:公告本公司累積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
尚志精密:公告本公司變更股務代理機構事宜
佳聯有線:公告本公司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及三分之一以上董事變動
京站實業:澄清工商時報、經濟日報有關本公司之相關報導
亞果生醫:更正現金增資案員工認購股數
年程科技:公告本公司112年4月1-15日將到期之票據金額、預計 支付
年程科技:公告本公司112年2月份自結合併財務報告之負債比率、 流動比
全福生物:公告本公司開發中新藥BRM424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台灣圓點:公告本公司會計主管異動
台灣圓點:公告本公司財務主管異動
台灣尖端:公告本公司細胞中心GTP實驗室之細胞製備場所,依據「特定 醫
台灣尖端:公告本公司112年02月份自結財務報表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台灣土地:本公司之孫公司台灣風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對吳子嘉聲請強制執
台灣土地:公告本公司會計主管異動
台灣土地:公告本公司部分獨立董事針對董事會議案反對
北都數位:公告本公司發言人異動
友合生化:本公司決議召開112年股東常會
大江基因:公告本公司會計主管異動
乂迪生科:公告本公司112年2月份自結合併財務報告之負債比率、流動 比
發佈公司:恩得利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佈日期:2004/5/25 標題:

未上市一百強打敗日商的贏家心法 撿便宜 挑股王

內容:今周刊提供 《今周刊》趁著股市狂跌之際,推出未上市高獲利 一百強,這已是連續第三年推出,每年新出爐的高獲利 名單中,總會出現許多新面孔。
根據我們的分析,這些公司中有半數以上是因為在 產品及技術上有過人之處,得以領先其他企業推出產品 ,並逐步取代日本企業的地位。
這份名單,是了解台灣產業競爭力的一個縮影,同 時,也是發掘未來股王的一張藏寶圖,趁著這個股價跌 跌不休、人人看壞的時刻,投資人可以多花點心力仔細 研究,從中挑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日本製造,一直是品質的保證。
一對剛從日本旅遊回來的小夫妻,費了九牛二虎之 力,扛了日本無印良品的電鍋和空氣濾淨器回來,甚至 連延長線都買了好幾組,結果行李超重,小夫妻倆卻還 後悔沒多買幾件產品,「線條這麼簡單,色彩這麼好看 ,在台灣根本找不到。」
任何人到日本去,只要有機會逛街,花的錢永遠超 出預算,原因何在?因為日本的東西太炫了,即便連零 件都讓人看了心癢癢的,一不小心就花了一堆錢。捨得 花錢研發,產品外型炫得不得了,裡面的功能又很實用 ,做出來的東西良率高,一直是一般消費者對日本企業 的看法。即使在經濟泡沫化之後,日本所製造的產品仍 為全球的消費者稱許。
不過,這些年台灣的企業也不甘示弱,不想讓日本 企業專美於前,甚至還把實力強勁的日商一一擊潰,這 些台灣企業的稅後純益動不動就賺個十來塊,在台股指 數慘跌、股價低迷的當下,只要投資人稍稍留心,就可 以從裡面撈到許多寶。
「我們經常在尋找新的市場商機,最常做的就是把 日本廠商的型錄攤開來,只要是日本有,但是我們還不 會做的東西,就是我們要挑戰的下一個產品。」以生產 連接器為主、在二○○三年未上市一百強獲利排名第二 十一位的恩得利總經理林有欽這麼說。
■用功:蒐集點子/恩得利從追隨者到取而代之
成立至今已十五年的恩得利,每年獲利都相當驚人 ,該公司董事長林有義與總經理林有欽是兄弟,林有義 為高職畢業,畢業後就一直從事模具的製造,弟弟林有 欽則是中興大學肄業,很會做業務,點子也不少,通常 是弟弟把市場資訊及訂單找進來,再交給哥哥做。而林 有欽每次想開發新產品,第一個動作就是設法大量蒐集 日本廠商的型錄,不分晝夜不停翻呀看呀,一有體悟就 高興得不得了,也就這樣得到不少新產品開發的靈感。
從偷學日本的點子,到產品為日商大幅採用,目前 的恩得利已領先研發出可組合式的模具,大幅降低成本 ,也切入各種機殼產品的製作,同時在大陸崑山設置龐 大的生產線,替日本消費性大廠生產遙控器等產品的機 殼。
這兩兄弟搭配默契絕佳,透過兩人合作無間的運作 模式,恩得利已悄悄地賺了好幾年的錢,不僅去年每股 稅後純益(eps)高達七.八三元,前年的eps也高達九 .八五元,目前三.二六億元的股本,全都是靠多年來 的盈餘轉增資所累積。
類似恩得利這種師法日商,進一步取代日商的例子 ,在︽今周刊︾連續第三年製作的「二○○三年台股未 上市一百強」中,可以說是唾手可得。從這個名單中可 以發現,列名一百強的公司以電子零組件廠商最多,包 括半導體、光電、通訊及網路等零組件廠商,已占一百 強的半數以上,而這些企業或多或少都是幹掉日商企業 而成功的。
■實力:技術本位/鑫創讓東芝關掉自家生產線
另外有種類型的高獲利台灣企業也是被日商看上, 甚至叫日本人乾脆關掉自家的生產線,直接用台灣製造 的產品。
三年前,日本東芝公司悄悄地宣布,以一股七十五 元的價位,總金額達二.七五億元,認購一家名為鑫創 科技的台灣公司的現增新股,總計持有鑫創一八%的股 權。當時鑫創只是一家成立未滿三年的小公司,沒人知 道這個投資案到底有什麼結果。
隔了幾個月,東芝又投資了一家小公司群聯科技, 總計持股達一六%。當時群聯科技才成立一年多,創業 團隊都是三十出頭歲的年輕人,外人也看不出他們到底 有多少能耐,但是,慧眼獨具的東芝高階主管,已經看 到這些小公司的技術實力,還勇於以高價投資這些企業 。
如今,這兩家公司的潛力大大發揮出來,身價更是 水漲船高,不可同日而語,群聯科技去年eps達十四.一 九元,前年的eps也有十三.九八元,兩年來,都名列未 上市一百強的獲利第三名,至於鑫創科技去年每股稅後 純益達四.○五元,也列名第八十二位,前年則有九. 七四元,是當年未上市一百強的第五名。
根據當時負責評估鑫創科技的東芝主管表示,當時 東芝會投資鑫創,主要是因為東芝搜尋外部供應商時, 赫然發現台灣居然有一家公司的產品做得比他們還要讚 ,這家公司正是鑫創,毅然決然拿出高價認購這家公司 的股票。後來投資群聯,也是同樣的理由,因為台灣企 業更專精,產品也做得物美價廉,讓東芝乾脆把內部的 產品線停掉,直接採用台灣企業的產品。
■發揮:創意領先/雙鴻打破了日商的獨霸天下
綜觀近幾年的台股發展軌跡,之所以能夠誕生許多 新股王,甚至締造出驚人的獲利成績及股價,都是因為 推出的產品能夠拿下日本企業的市占率,從三年前當上 股王的聯發科,到去年股價超越聯發科的大立光,兩家 公司的產品線都一舉打敗了日本企業。
除了大立光、聯發科這種股王級的企業之外,過去 幾年許多高獲利的公司,也大半是擊退日商而成功的企 業,例如液晶顯示器零組件廠商力特、瑞儀,光學鏡片 廠商亞光及今國光,薄形光碟機廠商廣明光電,軟板業 的台虹、封裝測試產業中的力成與矽格,安全監控產業 中的陞泰、悠克等公司,都已經後來居上,取代了日商 。
今年,《今周刊》製作二○○三年台股未上市一百 強專題,再度印證這個原則。例如去年排名獲利第一的 合世生醫,製造出外型酷炫的超薄血壓計,連日本人都 趨之若鶩,不知不覺中已逐步侵蝕日本人的市場,目前 是僅次於日商歐姆龍的第二大供應商;排名第二的雙鴻 是提供筆記型電腦用的散熱模組,這個市場過去幾乎都 是日本供應商的天下,同樣的概念,排名第十三位、以 生產散熱風扇驅動ic(積體電路)的點晶科技,也是幹 掉日本供應商得以崛起。
至於第三名的群聯,則是去年最熱門的快閃記憶體 族群,屬於同類型的還有菘凱、瀚邦、鑫創等分別排名 第五、第三十五及第八十二位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不少 都是以技術取勝,並獲得日本廠商的青睞,成長幅度驚 人。至於去年大幅成長的感測元件(cis)產業中,也是 取代日本素有國寶級技術的感光耦合元件(ccd)的關鍵 技術,相關的廠商就有排名第七位的原相及第四十一位 的菱光等公司。
另外,軟板業的律勝科技、同泰電子,也分別排名 第十九名及二十四名;至於去年大紅大紫的液晶顯示器 產業,也有不少廠商跟著冒出頭,包括排名第三十一位 的液晶驅動ic廠奇景光電,以及排名第五十五位、液晶 電視ic全球市占率六成的泰鼎尖端科技。
■上攻:低階起步/原相壓迫夏普的ccd產品
根據《今周刊》的分析,這些能夠取代日商的公司 ,大約可以分成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先取得日商的技術 授權或為日商代工,然後再逐步建立自有技術,甚至取 代日商的地位,例如過去台灣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 憶體)及液晶面板等產業,都是透過這種模式建立起來 的,如今在未上市一百強中也有包括群聯、鑫創、菱光 等公司都是屬於此類。
第二類則是先利用台商優勢的成本競爭力,取得低 階市場的占有率,再逐步蠶食鯨吞中高階市場,像過去 聯發科、大立光都是如此,目前在未上市一百強中類似 的案例更是俯拾即是。
例如,有「股王董事長」之稱的蔡明介所主導的原 相科技,去年歷經減資增資,營收大幅成長四倍,稅後 純益更成長十四倍,eps達到十一.八六元,一躍而為獲 利一百強的第七位。原相目前主要獲利來源是光學滑鼠 ic,以優勢的技術及成本競爭力,已奪下全球三成市場 ,並逐步進逼美商安捷倫(agilent)的霸主地位。
另外,原相也已切入低畫素的cis市場,準備分食由 美商豪威(ov)及美光等公司主導的高階cis產品市場, 也因為cis產品具有低價格的優勢,更可能有機會取代像 日本夏普等大廠推出的ccd產品。
■刁鑽:瞄準客戶/泰鼎從中國出發到進軍全球
若從企業的策略面來看,這些台灣企業能夠取代日 本的方法也各有不同。第一種是從客戶面下手,去年突 然冒出頭的泰鼎尖端科技就是一例。
泰鼎去年eps達五.二七元,鎖定的是目前最熱門的 液晶電視ic的市場,並且和美商領導品牌傑尼(genesi s)及pixelworks三足鼎立。泰鼎最先鎖定的就是先發展 中國市場,第二代產品就以台灣與南韓客戶為主要目標 ,目前已取得三星近八成的市占率,第三代產品則進攻 對品質要求最嚴苛的日本,如今已是新力的供應商,為 台灣企業打下進軍全球生機蓬勃的液晶電視市場灘頭堡 。
事實上,泰鼎尖端科技的主要團隊及技術是來自美 國上市公司泰鼎(tmi),美國泰鼎原本是繪圖晶片廠商 ,但在nvidia及冶天(ati)逐漸興起後,泰鼎也朝向數 位媒體方向發展,並由原來負責整個工程部門的副總裁 張忠恆負責領軍,後來泰鼎母公司將這家公司分割出來 ,並由張忠恆擔任泰鼎尖端科技的總經理,董事長則由 美國泰鼎董事長林建昌擔任。
取得柏克萊大學博士的張忠恆,加入美國泰鼎(tr ident)十一年,一直都在從事繪圖晶片市場的開發,由 於繪圖晶片市場算是殺價競爭最殘酷的領域,張忠恆形 容自己在開發產品時,「我已被訓練成只要一推出產品 ,就是準備要出來殺人的神鬼戰士,因此接手新的液晶 電視計畫時,也已經是駕輕就熟,知道該如何與敵人廝 殺。」
■商機:抓住趨勢/點晶進逼三洋的龍頭廠地位
去年稅後純益大幅成長兩倍的點晶,也是緊抓住客 戶的好例子,而且抓住的是台灣最具優勢的筆記型電腦 廠商。點晶董事長兼總經理金際遠說,點晶創業時,想 做的產品非常多,但後來他從國內筆記型電腦的發展趨 勢上,悟出了新商品的機會,因此才鎖定發展目前最熱 門的風扇驅動ic產品。
「當時我發現,藍天電腦推出的五八六筆記型電腦 大賣,而且股價居然還衝高到三百元,讓我相當驚訝。 後來我就仔細研究藍天的產品,發現他們能夠成功是因 為早一步推出五八六產品,比當時市面上四八六產品還 高一個等級,因此能夠獲取更大的利潤。」
金際遠判斷,筆記型電腦未來肯定是往高階走,但 散熱問題一直是筆記型電腦多年無法突破的瓶頸,於是 金際遠決定投入風扇驅動晶片的研究。當時全球最高階 的筆記型電腦幾乎都是日商製造,而且那時日本的高階 筆記型電腦都加裝風扇,採用的都是日本人自己設計的 風扇驅動晶片。
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點晶在筆記型電腦風扇晶片 市場占有率已達三成,逐步進逼原來的龍頭廠日商三洋 (sanyo)。由於台灣已是全球筆記型電腦生產的重鎮, 許多零組件廠商只要能夠把產品打進廣達、仁寶等大廠 ,自然可以在全世界取得一定的地位,類似點晶的例子 未來肯定不會減少,只要台灣廠商在各種應用產品繼續 保持領先,也將持續不斷孕育出更多股王。
■迂迴:不打熱門/安國出奇招大敗nec晶片
第二種策略則是以上駟對下駟,也就是說以優勢集 中的人力物力,搶攻別人已經不太重視或不專精的產品 ,以生產usb(電腦使用者介面標準)控制晶片為主的安 國國際就是一例。安國去年eps為四.二六元,成立後的 第一筆訂單來自宏碁,接著,又分別打進蘋果及惠普等 歐美一流客戶,在這段努力過程中,安國總經理張琦棟 經歷了不少與日商的貼身肉搏戰,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我們剛回台灣時,根本沒有知名度,也吸引不到 名校電子相關科技畢業的學生,後來我們就重用土木所 及機械所畢業的研究生,沒想到出奇制勝,讓我們的ic 設計能力比別家公司強很多,」張琦棟說,他本人就是 念成大機械系、台大機械所,後來到美國從事ic韌體及 設計的工作,在工作上不斷累積能力。
一九九六年,安國成立於矽谷,本來打算在美國那 斯達克上市,卻發現台灣ic設計業的環境日益成熟,許 多客戶又都在台灣,索性在九九年將公司搬回台灣,而 這個調整也大幅降低了安國的成本,在取得關鍵性蘋果 電腦的鍵盤ic訂單時,是以一顆整合的ic迎戰nec的三顆 ic,價格也只有nec的三分之一。
張琦棟說,安國目前有七十多名員工,研發人員有 一半以上具有碩士學歷,集中優勢人力發展幾項技術, 當然比許多同業只是分幾個人出來做要強得多。類似安 國這樣的人力配備,也幾乎是許多台灣ic設計公司相同 的成功模式。
這些未上市一百強,打破了「日本能,為什麼台灣 不能」的神話,力求超越日本製品的良率,他們不急於 直接切入日本市場,而是採迂迴曲折策略,從次要市場 包圍主要市場,讓大廠商注意到他們的存在,甚至善於 利用與日本合作的優勢。
股市低迷到不行的當下,相較之下,未上市的股票 反倒跌幅有限,其中不乏獲利高、本益比低的寶貝,懂 得投資訣竅的人何妨在打敗日本的族群裡,挑出閃亮的 寶石,秉持著前華爾街投資金童吉姆羅傑斯的原則:「 別人看壞時,正是撿便宜的時候!」趁早布局,倒不失 為資金的好去向。
(本文轉載自387期今周刊)
■撰文:林宏文
【摘錄鉅亨網資料中心】
資訊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發佈日期:2020/3/12產業別:綜合 標題:

興櫃:BMW新車交貨旺,汎德永業(2247)2月淡季不淡,估首季營運增

內容: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汎德永業(2247)指出,過往農曆年後為車市淡季,今年受惠bmw熱銷大改款豪華休旅車x6於2月到港開始交車,且旗下bmw與porsche(保時捷)產品線漸臻完整齊全,帶動2月淡季不淡,預期3月起正2020年式新車陸續到港,新車銷售動能無虞。

  汎德永業自結2月合併營收為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3.33%,累計前2月合併營收48億元,則與去年同期相當。

  汎德永業指出,bmw休旅車x1、x3、x5持續熱銷中,買氣並未明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2月份bmw x6全新大改款已抵台並開始交車,帶動bmw整體新車銷售數字成長,而推出甫半年的porsche主力車款cayenne coupe新車,在市場好評不斷下,買氣亦居高不下。

  汎德永業進一步表示,bmw與porsche正2020年式新車預計3月到港,預期將帶動新一波交車熱潮,在2月淡季不淡下,3月份的新車銷售量可望持續增加,挹注公司業績表現,第一季營運可期。

  維修保養業務部份,由於2月工作天數已恢復正常,保持穩健成長趨勢,在占整體營收比重已達12%下,持續穩定的挹注公司營收獲利。

  汎德永業表示,今年上半年會再擴大銷售與維修保養動能,其中全台最大bmw高雄新生5s全功能展示暨服務中心已於日前開始試營運,第5個s為sustainability永續經營,整體建築設計以環保理念打造。軟硬體規範設計為地下一樓,地上三樓建築體,總樓地板面積達4600多坪,提供新車展示、精品區、售後維修等全方位服務。

  至於porsche內湖潭美全功能展示服務廠則預計於3月底開始試營運,其占地面積超過1.4公頃,開幕後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保時捷全功能展示中心。

資訊來源:財訊快報 戴海茜
友站連結: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未上市投資人若以此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 版權所有 © 2014 Hongzhu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