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藥華醫(6446)上週日(19日)舉辦「骨髓增生性腫瘤」研討會,會中特別邀請到在骨髓增生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簡稱mpn)研究領域享譽國際的法國學者jean-jacques kiladjian博士,與國內專家學者一同分享目前國際上治療血液疾病的最新趨勢。jean-jacques kiladjian博士表示,現有的治療方式並沒有顯著效果,使得近年採用干擾素(ifnα)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臨床試驗有逐漸增多趨勢,新一代干擾素可望成為治療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新標準。藥華則表示,p1101已完成歐洲三期臨床試驗收案,有可能成為血液增生疾病的第一線治療藥物。 jean-jacques kiladjian博士指出,許多的國際臨床研究皆證實甲型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α)是有利於治療mpn患者,而近年由他參與主導的一項臨床研究數據顯示,p1101(aop2014)新一代改良型長效型干擾素(peg-ifnα- 2b),在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患者的jak2突變細胞株上呈現了抗增生效果,不但可減少紅血球系細胞聚落數目,亦可有效抑制jak2突變的造血細胞,能特別針對jak2v617f基因突變陽性細胞加以消滅,且不傷及其他正常細胞。換句話說,p1101用於治療pv是具有臨床療效且低毒性。 首度來台發表並分享研究結果的jean-jacques kiladjian醫學博士,目前任職於法國聖路易斯(saint-louis)醫院臨床研究中心,長期致力於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的臨床研究與治療,並在美國血液學年會與各大醫學期刊上發表過無數論文,也曾參與過incyte旗下pv新藥jakafi的臨床研究,在mpn疾病領域具有國際權威地位。 他明白表示,現有的治療方式並沒有顯著效果,使得近年採用干擾素(ifnα)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血小板增生症(et)、全身性肥大細胞增生症、嗜酸性細胞增多綜合症,以及費城染色體陰性骨髓增生性腫瘤(mpn)等惡性血液疾病的臨床試驗有逐漸增多趨勢,其中也包括藥華醫藥的臨床研究在內。這些研究報告提供的數據指出,無論是單獨使用ifnα、或與其他藥劑組合,都可以誘發分子的完全緩解,並可能提高存活率。jean-jacques kiladjian博士對新一代干擾素可能成為治療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新標準深具信心。 jean-jacques kiladjian博士的研究結果與國際臨床經驗觀察,與藥華醫藥目前執行p1101用於治療pv所顯示的臨床療效證據相符。藥華醫藥表示,p1101已完成歐洲三期臨床試驗收案,由於採開放式設計,一旦療程結束後即可確認效果,依目前aop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p1101為每2周注射一次,在給藥12周後,病人jak2基因突變狀況即大幅減少,而若把治療滿一年的第二期臨床受試者,以每2周注射一次延長為每4周一次,其結果證實仍能維持療效,並達到整體副作用更低的目的,從目前已知的各項臨床數據觀察,p1101有可能成為血液增生疾病的第一線治療藥物。 |